[实用新型]一种氯化亚铜粉尘多效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3579.X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6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郭延厚;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鲁洪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塔 抽水管 循环水槽 喷水管 水泵 本实用新型 氯化亚铜 吸收装置 多效 伸入 下端 粉尘 系统技术领域 喷头 粉尘吸收 喷淋吸收 喷淋装置 供气管 过滤网 排气管 无死角 上端 喷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氯化亚铜粉尘多效吸收装置,属于粉尘吸收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上端与排气管连接,所述吸收塔下端设有循环水槽,所述循环水槽两侧均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抽水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管另一端与喷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喷水管与喷头固定连接,所述喷水管伸入吸收塔内,所述水泵与抽水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管另一端设有过滤网,所述抽水管伸入循环水槽内,所述吸收塔下端与供气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吸收塔内增加两个喷淋装置,使得吸收塔内的喷淋无死角,从而使得吸收塔喷淋吸收的效率大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吸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氯化亚铜粉尘多效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氯化亚铜,化学式CuCl。为白色立方结晶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溶于浓盐酸和氨水生成络合物,不溶于乙醇。用作催化剂、杀菌剂、媒染剂、脱色剂;冶金工业;在气体分析中用于一氧化碳和乙炔的测定。
氯化亚铜在生产过程中在粉碎和包装工艺中会产生粉尘,造成环境污染且造成了氯化亚铜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粉碎和包装工艺中氯化亚铜粉尘会造成污染和浪费的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通过回收氯化亚铜粉尘提高了产品经济效益的氯化亚铜粉尘多效吸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氯化亚铜粉尘多效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上端与排气管连接,所述吸收塔下端设有循环水槽,所述循环水槽两侧均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抽水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管另一端与喷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喷水管与喷头固定连接,所述喷水管伸入吸收塔内,所述水泵与抽水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管另一端设有过滤网,所述抽水管伸入循环水槽内,所述吸收塔下端与供气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供气管与风机连接,所述风机的进气端与进气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塔一侧设有可视窗。
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塔内部安装有酸碱检测仪,所述酸碱检测仪伸入循环水槽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抽水管、过滤网、供水管、喷水管和喷头均设有2个。
有益之处:本实用新型在吸收塔内增加两个喷淋装置,使得吸收塔内的喷淋无死角,从而使得吸收塔喷淋吸收的效率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氯化亚铜粉尘多效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收塔,2、循环水槽,3、供气管,4、风机,5、进气管,6、水泵,7、抽水管,8、过滤网,9、供水管,10、喷水管,11、喷头,12、排气管,13、可视窗,14、酸碱检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鲁洪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鲁洪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35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洒水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清洁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