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簧总成及使用该板簧总成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1481.0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2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董国超;崔崇桢;海辰光;张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02 | 分类号: | B60G11/02;B60G1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5006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簧 弧形弯曲段 板簧总成 下垫板 簧本体 水平段 避让 本实用新型 方向设置 竖向载荷 向下弯曲 切割板 沿板 种板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簧总成及使用该板簧总成的车辆,板簧总成包括板簧本体、设置在板簧本体下方的下垫板,所述下垫板包括水平段和沿板簧本体延伸方向设置在水平段两侧的弧形弯曲段,所述弧形弯曲段背向板簧本体弯曲以在板簧本体和弧形弯曲段之间形成避让板簧本体的避让空间。下垫板的两侧部为背向板簧本体的弧形弯曲段,在板簧本体受到竖向载荷使板簧本体的两端向下弯曲时,板簧本体的根部与弧形弯曲段不会发生接触,可有效防止下垫板切割板簧本体根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簧总成及使用该板簧总成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板簧悬架普遍使用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和多片式钢板弹簧等,此类板簧自重较大。为实现板簧轻量化,国内外普遍关注单片式复合材料板簧,可以实现减重。
授权公告号为CN205853799U,授权公告日为2017.01.0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纵置式复合材料板簧总成,包括一板簧本体和对称连接在板簧本体两端的一对卷耳总成,所述板簧本体由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压成型制成,板簧本体的上下表面对称连接有一对垫板。板簧本体采用复合材料制成,并利用预设连接位和共用的卷耳螺栓定位安装在整车上,满足了轻量化和性能的要求。但是板簧本体在受到竖向载荷变形过程中,本体根部会被下垫板切割,降低板簧总成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簧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板簧总成在变形过程被下垫板切割,缩短板簧总成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上板簧总成使用寿命低,造成需要经常更换车辆上板簧总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板簧总成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板簧总成包括板簧本体、设置在板簧本体下方的下垫板,所述下垫板包括水平段和沿板簧本体延伸方向设置在水平段两侧的弧形弯曲段,所述弧形弯曲段背向板簧本体弯曲以在板簧本体和弧形弯曲段之间形成避让板簧本体的避让空间。
为避免下垫板与板簧本体之间由于摩擦造成板簧本体磨损,本方案中所述下垫板和板簧本体之间还设有垫片。垫片将下垫板与板簧本体之间隔开,避免下垫板与板簧本体直接接触造成板簧本体磨损。
为增加下垫板的结构强度,本方案中所述下垫板和板簧本体均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为增加乘客乘坐舒适性,本方案中所述板簧本体包括中间段和沿板簧本体延伸方向设置在中间段两侧的边缘段,所述中间段和边缘段均为弧形,且两边缘段的弯曲方向与中间段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中间段背向下垫板弯曲。当车辆的载荷逐渐增加时,板簧本体的有效长度逐渐减小从而增加板簧刚度,实现板簧总成的渐变刚度,满足空满载等不同状态下车辆悬架偏频趋于一致,实现乘坐舒适性的提升。
为更好的防止板簧本体磨损,本方案中所述垫片由塑料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板簧总成的有益效果是:下垫板的两侧部为背向板簧本体的弧形弯曲段,在板簧本体受到竖向载荷使板簧本体的两端向下弯曲时,板簧本体的根部与弧形弯曲段不会发生接触,可有效防止下垫板切割板簧本体根部,增加了板簧总成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中的板簧总成相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板簧总成在变形过程被下垫板切割,缩短板簧总成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技术方案是:
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板簧总成,所述板簧总成包括板簧本体、设置在板簧本体下方的下垫板,所述下垫板包括水平段和沿板簧本体延伸方向设置在水平段两侧的弧形弯曲段,所述弧形弯曲段背向板簧本体弯曲以在板簧本体和弧形弯曲段之间形成避让板簧本体的避让空间。
所述下垫板和板簧本体之间还设有垫片。
所述下垫板和板簧本体均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14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