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存储与运输装置、冷链集装箱、冷链运输车、流动冷库及冷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0409.6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8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宏利;孟娣;丁玉龙;聂彬剑;李子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丁玉龙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龚晓佳;张晓川 |
地址: | 05143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单元 无源 运输装置 冷管 保温箱体 存储 本实用新型 冷链集装箱 冷链运输车 冷柜 冷库 保温设备 彼此连接 电源维持 冷藏环境 相变材料 动力源 载冷液 冷量 冷藏 流动 制冷 储存 释放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存储与运输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冷链集装箱、冷链运输车、流动冷库和冷柜,存储与运输装置包括保温箱体和设置在保温箱体内的多个无源储能单元,多个无源储能单元彼此连接,还包括向无源储能单元提供载冷液的充冷管线,充冷管线包括第一充冷管(13)和第二充冷管(14),在第一充冷管(13)和第二充冷管(14)之间连接多个无源储能单元。本实用新型的存储与运输装置通过相变材料来储存并释放冷量,脱离电源维持保温设备的冷藏环境,不需要设置动力源,实现了无源制冷,其无源储能单元及充冷管线的布置进一步保障了保温箱体内的冷藏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链运输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满足不同货物运输温度要求的存储与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蔬菜、水果等鲜活品,速冻食品奶制品等加工食品和各类针剂、药剂、疫苗等医药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应该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下。这些物品的贮藏运输必须依靠专用设备,随着运输物品种类的不同,专用设备内保持的温度不同。冷冻运输设备能够提供的温度范围在-18℃~-22℃,冷藏运输设备能够提供的温度范围在0℃~ 7℃,恒温运输设备能够提供的温度范围在18℃~22℃。
为了使保温运输设备内温度维持在预定的恒定的范围内,保温设备要具有专用的结构设计。专利KR200231247Y1公开了使用相变材料的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冷链运输车及与冷链运输车独立的充冷装置,冷链运输车具有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内设置有换热器及相变材料,外部充冷设备为储能装置充冷。然而,该专利储能单元的充冷管线布置不合理,不能保障保温设备内的冷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与运输装置,其内部充冷管线布置合理,能够保障保温设备内的冷藏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与运输装置,包括保温箱体和设置在保温箱体内的至少一个无源储能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无源储能单元彼此连接,还包括向无源储能单元提供载冷液的充冷管路,充冷管路包括第一充冷管和第二充冷管,在第一充冷管和第二充冷管之间连接多个无源储能单元。
以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的,载冷液流经第一充冷管、每个无源储能单元及第二充冷管,形成多个流体路径,各流体路径的行程相同,该设计实现了载冷液流经每个无源储能单元的流量相同,保证了存储与运输装置内不同位置的无源储能单元的相变材料的蓄冷量相同,达到了存储与运输装置内部不同位置的温度均匀的效果。
进一步的,多个无源储能单元彼此相邻且沿排布方向并排设置,第一充冷管和第二充冷管至少部分分别沿着多个无源储能单元的排布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多个无源储能单元布置在箱体的顶部和/或端部,形成顶部无源储能单元组和/ 或端部无源储能单元组,多块无源储能单元能够较好的满足存储与运输装置内温度的需求。
进一步的,无源储能单元为板状设计。
进一步的,第一充冷管的一端为充入载冷液的进液口,第一充冷管的另一端封闭,第一充冷管在一端和另一端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无源储能单元的载冷液入口。
进一步的,第一充冷管上布置有多个用于调节载冷液流量的阀门。
进一步的,第二充冷管的一端为载冷液的出液口,第二充冷管的另一端封闭,第二充冷管在一端和另一端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无源储能单元的载冷液出口。
进一步的,第二充冷管围绕多个无源储能单元形成的储能单元组的外边界设置。
进一步的,箱体的顶部和/或端部上设置有固定支架,无源储能单元设置在固定支架上。
进一步的,固定支架具有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丁玉龙,未经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丁玉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04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