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在成型设备的自动焊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9064.2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6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溢忠;冉隆军;李斌;杨勤成;韩子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正黎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B23K9/3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座 被焊接物 氩弧焊机 焊接头 支撑台 自动焊接机构 成型设备 驱动机构 自动焊接 滑动 滑轨沿 滑轨 本实用新型 传动连接 方向垂直 方向间隔 焊接效率 滑动连接 成品率 焊接机 固接 焊接 驱动 支撑 配套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在成型设备的自动焊接机构,包括机架、氩弧焊机和配套氩弧焊机的焊接头,该机架上设有用于支撑被焊接物的支撑台,该机架上还设有两分别位于支撑台两侧的滑轨、一滑动连接在两滑轨的滑座和一传动连接滑座以带动滑座滑动的驱动机构,该两滑轨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该滑轨沿第二方向布置,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该氩弧焊机设在机架上,该焊接头固接在滑座上。它具有如下优点:将两要焊接的被焊接物置放在支撑台之上,驱动机构驱动滑座滑动,通过焊接头和焊接机配合将该两被焊接物自动焊接在一起,实现自动焊接,焊接效率高,成品率高,布局合理,结构紧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设备的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用在成型设备的自动焊接机构。
背景技术
成型设备,包括成型机构(如辊轧冷弯机构),输送机构输送钢卷旋转放出的钢材,利用成型机构成型钢材。卷与卷之间需要采用焊接方式固定焊接成一体。目前市场上是采用人工方式焊接,焊接效率低,废品率高,成本高,因此有进一步改进之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在成型设备的自动焊接机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成型设备采用人工方式焊接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在成型设备的自动焊接机构,包括机架(10),该机架(10)上设有用于支撑被焊接物的支撑台(11);还包括氩弧焊机(20)和配套氩弧焊机(20)的焊接头(21);该机架(10)上还设有两分别位于支撑台(11)两侧的滑轨(12)、一滑动连接在两滑轨(12)的滑座(13)和一传动连接滑座(13)以带动滑座(13)滑动的驱动机构(40),该两滑轨(12)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该滑轨(12)沿第二方向布置,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该氩弧焊机(20)设在机架(10)上,该焊接头(21)固接在滑座(13)上。
一实施例之中:该机架(10)上固设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两固定板(14),该两滑轨(12)分别固定装接在该两固定板(14)上;该滑座(13)包括一连接板(131)和两分别固接在连接板(131)两端的滑块(132),该两滑块(132)分别滑接在两滑轨(12);该焊接头(21)固接在该连接板(131)。
一实施例之中:该焊接头(21)通过两夹块(133)固定装接在连接板(131)上。
一实施例之中:该驱动机构(40)包括一相对机架(10)转动的丝杆(41)、一螺接在丝杆(41)的螺母(42)和一传动连接丝杆(41)的电机(43),该丝杆(41)轴线沿第二方向布置,该螺母(42)固定连接滑座(13)。
一实施例之中:该机架(10)上还设有两组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导向柱(15),该每组导向柱(15)上套接有能压靠在被焊接物上的压板(60),该两压板(60)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布置。
一实施例之中:该机架(10)上还设有压靠动力机构(50),该压靠动力机构(50)传动连接压板(60)且产生施加在压板(60)的朝下作用力。
一实施例之中:该压靠动力机构(50)个数为两个,该两个压靠动力机构(50)分别作用在两压板(60)之沿第二方向的两端部。
一实施例之中:该压靠动力机构(50)包括一气缸机构(51)和一能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机架(10)的推板(52),该气缸机构(51)包括装接在机架(10)的气缸和连接气缸的活塞杆,该推板(52)固接在气缸机构(51)的活塞杆;该推板(52)设有倾斜的导向面,该倾斜导向面和压板(60)顶抵配合。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将两要焊接的被焊接物置放在支撑台之上,驱动机构驱动滑座滑动,通过焊接头和焊接机配合将该两被焊接物自动焊接在一起,实现自动焊接,焊接效率高,成品率高,布局合理,结构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正黎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正黎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9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微细丝送丝机及3D打印装置
- 下一篇:埋弧自动焊悬臂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