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蜗壳的过道式烘干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6524.6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0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曹必海;张红运;蒋桂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峰月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21/00;F26B5/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带 烘干 烘干室 热风循环装置 冷却室 烘干冷却 过道 电控柜 蜗壳 本实用新型 涡轮增压器 烘干通道 机体顶端 机体进口 冷却室套 出口端 电连接 室内腔 风机 热风 生锈 烫伤 吹风 加长 履带 连通 冷却 残留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增压器上的一种用于蜗壳的过道式烘干冷却装置,包括机体、电控柜、输送带、烘干室及冷却室,输送带固定在机体顶端,烘干室设置在机体进口端,烘干室套设在输送带外,烘干室顶端固定有热风循环装置,热风循环装置与烘干室内腔连通,冷却室设置在机体的出口端,冷却室套设在输送带外,电控柜分别与输送带、烘干室、热风循环装置、冷却室电连接。该过道式烘干冷却装置加长烘干通道,延长零件烘干时间,充分烘干零件内外的残留水分,防止零件生锈;增加热风循环装置,热风吹向履带,保证不同大小的零件有相同的烘干效果;加入冷却室装置,用风机向烘干后的零件吹风,对烘干后的零件进行降温,冷却后的零件不会有烫伤作业员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蜗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上的蜗壳的过道式烘干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的蜗壳在清洗后,零件上会残留水分,影响后续的外观检验和浸油后的防锈效果。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清洗机后面接烘干机,从清洗机出来的工件经人工气枪吹干后,放入烘干机,零件经烘干后进入外观检验工序。
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缺点:
1:烘干室短,零件烘干时间短,零件不能得到有效烘干。
2:加热管放置在烘干机罩壳下部,因为蜗壳零件外形大小差距较大,履带和加热管之间距离按最大零件可以通过的尺寸设置,蜗壳最大零件最小零件尺寸差有10倍,所以较小的蜗壳烘干效果较差。
3:烘干温度设定在100℃,零件在出烘干机时温度太高,零件温度过高会有烫伤操作员的风险,且零件需要自然冷却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冷却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提高产品质量的用于蜗壳的过道式烘干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蜗壳的过道式烘干冷却装置,包括机体、电控柜、输送带、烘干室及冷却室,所述输送带固定在机体顶端,所述烘干室设置在机体进口端,烘干室套设在输送带外,烘干室顶端固定有热风循环装置,所述热风循环装置与烘干室内腔连通,所述冷却室设置在机体的出口端,冷却室套设在输送带外,所述电控柜分别与输送带、烘干室、热风循环装置、冷却室电连接。
为了使得烘干室内温度更加均匀,所述烘干室顶端固定有两相对设置的热风循环装置。
为了便于拆装,所述热风循环装置与烘干室铆接。
为了防止温度过高的产品直接进入温度较低的冷却室而导致产品变形,所述烘干室与冷却室间隔2-3米。
本实用新型用于蜗壳的过道式烘干冷却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加长烘干通道,其效果是延长零件烘干时间,充分烘干零件内外的残留水分,防止零件生锈;
2、增加热风循环装置,热风吹向履带,其效果是保证不同大小的零件有相同的烘干效果;
3、加入冷却室装置,用风机向烘干后的零件吹风,对烘干后的零件进行降温,其效果是冷却后的零件不会有烫伤作业员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蜗壳的过道式烘干冷却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蜗壳的过道式烘干冷却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机体,2.输送带,3.烘干室,4.热风循环装置,5.冷却室,6.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峰月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峰月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6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稀土高效风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饮料灌装瓶雾化杀菌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