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旋沉淀槽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5785.6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1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谢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廷胧食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6 | 分类号: | B01D21/26 |
代理公司: | 宁波象山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李琰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台 基槽 第一丝杆 滤网 本实用新型 回旋沉淀槽 抽出 搅拌腔 阀门 麦渣 麦汁 升降 支撑柱顶部 电机带动 对称设置 基座顶部 基座转动 上下两侧 左右两侧 清澈度 清麦汁 支撑台 支撑柱 左侧壁 导杆 转动 电机 残留 上层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旋沉淀槽,包括基座、基槽、搅拌腔、升降台和滤网,所述升降台设置在基座上方左侧,升降台右端设置有升降块,升降块内设置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下方与基座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基座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支撑柱,支撑柱顶部设置有支撑台,所述左侧导杆插设在升降台内,所述基槽设置在升降台顶部且固定连接,搅拌腔左侧壁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简单合理,使用起来操作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当上层清麦汁抽出后,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基槽转动到滤网下方,通过滤网将麦渣限制在基槽底部,并将麦渣内残留的麦汁全部抽出,且抽出时可保证麦汁清澈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槽,具体是一种回旋沉淀槽。
背景技术
回旋沉淀槽,即利用离心力的作用使麦汁内的麦渣沉淀到麦汁的底部边缘处,并从上而下开启阀门,分段排放清麦汁,相对传统的沉淀槽,回旋沉淀槽的沉淀效率更高,但是,常见的回旋沉淀槽,其最底部出口阀门在开启时要注意控制流量,防止槽内流动过快而冲动沉淀物,当麦汁降至接近凝固物丘状顶端时,要精调整麦汁泵,使其泵出速度不高于麦汁从热凝固物丘状体中渗出的速度,避免热凝固物分裂塌陷,操作不够方便,且会造成麦渣内残留的麦汁浪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回旋沉淀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旋沉淀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回旋沉淀槽,包括基座、基槽、搅拌腔、升降台和滤网,所述升降台设置在基座上方左侧,升降台右端设置有升降块,升降块内设置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下方与基座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基座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支撑柱,支撑柱顶部设置有支撑台,支撑台底部设置有导杆且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导杆插设在升降台内,所述基槽设置在升降台顶部且固定连接,基槽左侧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搅拌腔设置在基槽顶部;
所述搅拌腔左侧壁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左侧均与抽水管连接,所述搅拌腔上方设置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下方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臂,所述基座右侧上方设置有悬梁,悬梁前端通过支撑杆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滤网设置在悬梁下方,滤网与悬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杆且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支撑台上方设置有第二抽水管,第二抽水管底部设置有滑块,滑块左侧设置有固定块且与支撑台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内设置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环形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平面轴承,平面轴承底部与凹槽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槽与搅拌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阀门右端下方设置有延伸管,延伸管延伸到基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简单合理,使用起来操作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搅拌腔内设置有多个阀门,可保证抽取麦汁时麦汁的清澈度,当上层清麦汁抽出后,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基槽转动到滤网下方,通过滤网将麦渣限制在基槽底部,并将麦渣内残留的麦汁全部抽出,且抽出时可保证麦汁清澈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回旋沉淀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回旋沉淀槽中局部放大图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廷胧食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廷胧食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57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