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沉管式海底隧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3433.7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5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汪宏;夏兰强;沐波;冯森;郭智超;李华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63 | 分类号: | E02D29/063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谭建成 |
地址: | 212003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底板 加固环 横向支架 竖向支架 海床 加强杆 沉管 底部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 方便施工 固定支座 后端位置 使用寿命 数目设置 连接板 底端 预埋 底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沉管式海底隧道,包括隧道底板、海床,所述隧道底板设置于海床顶部,所述隧道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海底隧道,所述海底隧道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固环,且所述加固环的数目设置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海底隧道上的前端与后端位置,所述加固环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海底隧道内部设有横向支架框,所述横向支架框底部固定连接有竖向支架,所述竖向支架底端固定连接在隧道底板顶部,所述加固环外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座,所述隧道底板底部中间位置还固定连接有预埋底座,整体结构结构合理,方便施工,结构强度较高,使用寿命较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沉管式海底隧道,属于海底隧道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中已实施的海底隧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距离海底面有一定深度的岩石或土体中挖孔衬砌构造成海底隧道,该种形式的海底隧道施工期限长,施工难度高,工程造价高,固定不牢固,另一种是位于海床表层或浅层土中的分段预制连接结构,对于该种方法,为了克服浮力,一是将隧道结构断面建造的非常庞大,靠结构重量来平衡上浮力,这样就增加了工程材料费用,二是在海底挖槽埋置,靠结构重量和结构上的埋土重量来平衡上浮力,这样就增加了工程施工费用,特别是在较深的海底挖槽填埋和埋填土的施工费特别高,同时施工期限加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沉管式海底隧道,结构合理,方便施工,结构强度较高,使用寿命较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沉管式海底隧道,包括隧道底板、海床,所述隧道底板设置于海床顶部,所述隧道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海底隧道,所述海底隧道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固环,且所述加固环的数目设置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海底隧道上的前端与后端位置,所述加固环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海底隧道内部设有横向支架框,所述横向支架框底部固定连接有竖向支架,所述竖向支架底端固定连接在隧道底板顶部,所述加固环外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座,所述隧道底板底部中间位置还固定连接有预埋底座,所述预埋底座左右两端均设有预埋杆,所述预埋杆与固定支座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杆,所述预埋底座左右两端均设有凹槽。
进一步而言,所述海底隧道由钢筋骨架、混泥土混合构成,所述海底隧道呈拱形设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加强杆贯穿隧道底板伸入海床内。
进一步而言,所述横向支架框由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构成,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之间。
进一步而言,所述预埋底座设置为工字型结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隧道底板上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一种新型沉管式海底隧道,在使用时首先将预埋底座、预埋杆、固定支座预埋在海床内,海底隧道通过内部设置的横向支架框以及竖向支架提供支撑,提高了海底隧道的强度,通过加固环上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强杆提高了海底隧道的施工稳定性,可以将海底隧道固定在海床上,通过第二加强杆将固定支座与预埋杆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整体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沉管式海底隧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沉管式海底隧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沉管式海底隧道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沉管式海底隧道预埋底座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34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