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充电机的直流输出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0805.0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4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田占军;王鹏;王德虎;李杰;庾寅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邦电气(平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0 | 分类号: | B60L53/1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程开生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输出模块 电容 底板本体 底板 便携式充电机 本实用新型 元器件 底板延伸部 一体成型的 分区设置 整体布局 熔断器 铜排 连通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充电机的直流输出模块,包括直流输出模块底板和第一至第七电容。所述直流输出模块底板设有直流输出模块底板本体部和位于直流输出模块底板本体部两侧并且同时与直流输出模块底板本体部一体成型的直流输出模块底板延伸部。所述第一至第七电容相互独立地设置于直流输出模块底板本体部,所述第一至第三电容相同,所述第四至第七电容相同。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便携式充电机的直流输出模块,在直流输出模块底板科学合理地分区设置电容、熔断器等元器件,同时通过铜排相互之间连通形成整体结构,达到优化元器件整体布局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便携式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充电机的直流输出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开采程度不断加剧,亟需寻找可循环再生能源。其中,以汽车为代表的内燃机车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应用极为广泛。每年燃油车消耗的化石能源总量非常惊人。同时,由于排放尾气等原因,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气污染。据统计,汽车尾气已成为我国三大空气污染源之一。
根据汽车行业发展演进的主流趋势,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或者插电混动汽车占据主流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家用汽车的油箱加满只需要数分钟时间。换而言之,常见的燃油车的燃料充满周期为数分钟级。相应地,由于大容量电池充电速率限制,纯电动汽车电能充满周期数倍于甚至数十倍于燃油车燃料充满周期。为此,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充电桩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有充电桩正处于快速普及阶段,但是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桩位数量较少且固定、桩位需要设置在固定地点、无法实现应急充电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提供一种便携式充电机的直流输出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便携式充电机的直流输出模块包括直流输出模块底板和第一至第七电容,其中:
所述直流输出模块底板设有直流输出模块底板本体部和位于直流输出模块底板本体部两侧并且同时与直流输出模块底板本体部一体成型的直流输出模块底板延伸部;
所述第一至第七电容相互独立地设置于直流输出模块底板本体部,所述第一至第三电容相同,所述第四至第七电容相同;
所述第一至第三电容相互独立地设有电容本体、两个电容极性端子、电容基底,所述电容极性端子位于电容本体上方并且内接于电容本体,所述电容基底位于电容本体下方并且与电容本体一体成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直流输出模块还包括第一至第四铜排、第一至第三连接片和熔断器,其中:
所述第一铜排的一侧与第四电容相连,所述第一铜排的另一侧与熔断器的一端相连,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片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另一侧与第二电容的其中一个电容极性端子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个电容极性端子与第二铜排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二铜排的另一侧与第五电容相连;
所述第三铜排的一侧与第六电容相连,所述第三铜排的另一侧与第三电容的其中一个电容极性端子相连,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个电容极性端子与第三连接片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三连接片的另一侧与第二连接片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另一侧与第四铜排的一侧相连,所述第四铜排的另一侧与第七电容相连。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便携式充电机的直流输出模块还包括线绕固定电阻器,所述线绕固定电阻器设置于直流输出模块底板本体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线绕固定电阻器设有线绕固定电阻器主体和两个线绕固定电阻器引线,所述两个线绕固定电阻器引线位于线绕固定电阻器主体的同侧并且内接于线绕固定电阻器主体。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便携式充电机的直流输出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线槽,各个线槽设置于直流输出模块底板本体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邦电气(平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邦电气(平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08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电自动复位充电弓系统
- 下一篇:车用无线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