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0254.8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8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克猛;沈细荣;陈伟;徐可;梁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4/66;H01Q1/5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朱亦倩 |
地址: | 215143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地导体 内导体 公端 空腔 母端 通孔 通信连接 金属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 连接结构 设备安装 系统连接 外露 电连接 对接件 插接 盲插 天线 标准化 一体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的接地导体,所述接地导体为金属框架结构,分为左、右两侧对接件,在所述接地导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空腔,一侧接地导体空腔内设置内导体公端,另一侧接地导体空腔内设置内导体母端,所述内导体母端为一套筒,其内部设有通孔,所述内导体公端插接于所述通孔内,且外露于所述通孔外,所述内导体公端与所述内导体母端对接实现左、右两侧接地导体的电连接。通过使用该连接结构,有利于大规模天线的标准化以及设备安装的便捷化,实现大规模盲插,提高系统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进入到5G时代,基站设备也逐渐向大规模阵列天线和整体化、一体化发张,天线和射频前端的对接成为限制产品集成度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天线与AAU部分通过板对板连接器进行连接部分,实际使用中,板对板连接器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两个分布安装于两块PCB板或模块上的插座,一个连接两个插座的转接器,由于目前的天线和AAU部分往往由不同的厂家完成,天线部分和AAU部分设计完成后再通过板对板连接器连接,为了应对大规模的阵列,结构上往往将很多个板对板连接器组成连接器阵列,这样产品的累积公差都集中在需要盲插的板对板连接器部分,要求板对板连接器必须拥有很强的容差能力,因此,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是现有工程师需要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连接结构,通过使用该连接结构,将大规模天线和大规模射频前端中多通道的单独连接转换为接地导体的整体连接,改变公差累积的部位,实现产品的一体化,有利于大规模天线的标准化以及设备安装的便捷化,实现大规模盲插,同时,方便快速高效的检测对插的准确性,提高系统连接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信连接结构,包括一体化的接地导体,所述接地导体为金属框架结构,分为左、右两侧对接件,在所述接地导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空腔,一侧接地导体空腔内设置内导体公端,另一侧接地导体空腔内设置内导体母端,所述内导体母端为一套筒,其内部设有通孔,所述内导体公端插接于所述通孔内,且外露于所述通孔外,所述内导体公端与所述内导体母端对接实现左、右两侧接地导体的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腔在所述接地导体上呈M×N阵列排布,其中M>1、N>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导体公端包括针头、引导部、结合部与尾端部,所述针头、引导部、结合部的总长度大于所述内导体母端的长度,所述内导体公端与内导体母端对插后,所述针头位于所述内导体母端套筒的外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导部外径小于所述结合部外径,引导部外缘面与通孔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引导部与所述结合部之间设有过渡部,该过渡部构成导向斜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导体公端、内导体母端通过绝缘介质固定于所述空腔内部,所述内导体公端、内导体母端与所述空腔组成射频信号传输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腔呈圆形、方形、三角形或其他可加工形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地导体上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由设置于一侧接地导体上的定位销与设置于另一侧接地导体上的定位孔组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左、右两侧接地导体间设有导电橡胶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左侧接地导体为PCB反射板,右侧接地导体为有源天线单元屏蔽腔或左侧接地导体为有源天线单元屏蔽腔,右侧接地导体为PCB反射板。
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所述空腔在所述接地导体上呈垂直阵列排布。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吴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02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充电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电子插接件插线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