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ERCP专用的引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30203.5 | 申请日: | 2018-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6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 发明(设计)人: | 靳小雯;李燕玲;卢莹;熊静;徐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端 贯通连接 竖管 引流装置 抽气管 进液管 螺帽 密封连接 活塞筒 引流袋 引流管 专用的 横杆 竖杆 支管 本实用新型 活塞 滑动安装 转轴转动 出气阀 中心处 端头 螺纹 有压 塑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RCP专用的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袋,所述引流袋的顶部贯通连接有进液管和抽气管的底端,进液管的顶端贯通连接有引流管的底端,进液管与引流管的连接处通过螺帽密封连接,抽气管的顶端贯通连接有竖管的底端,抽气管与竖管的连接处通过螺帽密封连接,竖管上贯通连接有支管,支管的端头处安装有单向塑料出气阀,竖管上固定连接有横杆,横杆的中部连接有竖杆的底端,竖杆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压杆的中部,竖管的顶端通过螺纹贯通连接有活塞筒的底端中心处,活塞筒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该引流装置,结构紧凑,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RCP专用的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ERCP术后返回病房的患者,没有配套的引流袋或是负压吸引器,靠护士用2ml或是1ml注射器及常规用引流袋组装而成,然后多圈缠绕纸胶布固定,解开时很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RCP专用的引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ERCP专用的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袋,所述引流袋的顶部贯通连接有进液管和抽气管的底端,进液管的顶端贯通连接有引流管的底端,进液管与引流管的连接处通过螺帽密封连接,抽气管的顶端贯通连接有竖管的底端,抽气管与竖管的连接处通过螺帽密封连接,竖管上贯通连接有支管,支管的端头处安装有单向塑料出气阀,竖管上固定连接有横杆,横杆的中部连接有竖杆的底端,竖杆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压杆的中部,竖管的顶端通过螺纹贯通连接有活塞筒的底端中心处,活塞筒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活塞的顶端通过强力胶固定连接有活塞杆的底端,活塞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内部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压杆的右侧端头处,进液管与引流管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垫圈端固定连接有T型杆的底端,护理床本体的右侧壁中心处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抽气管与竖管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垫圈。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引流管、气管和竖管上均开设有与螺帽配合使用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横杆与竖杆为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该ERCP专用的引流装置,通过按压压杆,使压杆带动活塞杆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活塞向上运动,继而抽取引流袋内部的部分空气,使其成为负压,便于引流管引流,压杆与竖杆和横杆呈工字型,便于单手进行按压,方便省力,引流管与进料管通过螺帽进行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进液管与引流管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垫圈,提高其密封性能,便于操作,减少脱管、漏气、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垫圈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引流袋;2-进液管;3-抽气管;4-螺帽;5-引流管;6-竖管;7-支管;8-单向塑料出气阀;9-横杆;10-竖杆;11-压杆;12-活塞;13-活塞杆;14-活塞筒;15-第一凹槽;16-第一转轴;17-第二凹槽;18-第二转轴;19-密封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02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吸痰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术中用一次性多功能引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