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乏汽回收的减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0023.7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9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居桂林;黄英;房琪瑜;田继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汇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6 | 分类号: | F17D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博晟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6 | 代理人: | 杨迪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乏汽回收 乏汽 高压蒸汽 减压 低压蒸汽管路 乏汽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 压力控制阀 低压蒸汽 减压模块 减压系统 截止阀 喷射 低压蒸汽出口 高压蒸汽管路 蒸汽热力系统 过滤器 工艺需求 节能减排 模块联接 能量损耗 蒸汽管网 蒸汽流量 止回阀 联接 采集 回收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热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应用于蒸汽管网及乏汽回收利用方面的带乏汽回收的减压系统。所述系统分为减压模块与乏汽回收模块,包括截止阀、过滤器、压力控制阀、减压及乏汽回收装置、止回阀、截止阀;减压模块联接高压蒸汽管路及低压蒸汽管路,乏汽回收模块联接乏汽及低压蒸汽管路;高压蒸汽及乏汽经过减压及乏汽回收装置,喷射出低压蒸汽。高压蒸汽用量由压力控制阀采集低压蒸汽出口压力进行调节。在此过程中没有能量损耗,喷射出低压蒸汽流量与能量为高压蒸汽与乏汽之和,达到蒸汽流量与能量的双增。本实用新型既实现了减压的目的,满足工艺需求,又同时回收乏汽,实现了节能减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热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应用于蒸汽管网及乏汽回收利用方面的带乏汽回收的减压系统。
背景技术
蒸汽作为一种热能载体,广泛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目前,工业蒸汽管网一般采用高压输送至各用户处,为了满足工艺要求通过减压阀进行减压。而减压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变化的节流元件,即通过改变节流面积,使流速及流体的动能改变,造成不同的压力损失,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使用该种方式减压会造成蒸汽能量的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带乏汽回收的减压系统,在减压的同时回收乏汽,不仅不会造成蒸汽能量损耗,还将产生更多的低压蒸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乏汽回收的减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分为减压模块与乏汽回收模块,包括截止阀一、过滤器、压力控制阀、减压及乏汽回收装置、止回阀、截止阀二;减压模块联接高压蒸汽管路及低压蒸汽管路,乏汽回收模块联接乏汽及低压蒸汽管路;高压蒸汽及乏汽经过减压及乏汽回收装置,喷射出低压蒸汽。高压蒸汽用量由压力控制阀采集低压蒸汽出口压力进行调节。在此过程中没有能量损耗,喷射出低压蒸汽流量与能量为高压蒸汽与乏汽之和,达到蒸汽流量与能量的双增。
所述减压模块包括截止阀一、过滤器、压力控制阀、减压及乏汽回收装置,高压蒸汽管路依次连接截止阀一、过滤器、压力控制阀、减压及乏汽回收装置,减压及乏汽回收装置连接低压蒸汽管路。
所述乏汽回收模块包括减压及乏汽回收装置、止回阀、截止阀二,减压及乏汽回收装置、止回阀、截止阀二依次连接,截止阀二连接乏汽。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在蒸汽减压的过程中实现能增减压,即达到减压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没有能量损耗,喷射出低压蒸汽流量与能量为高压蒸汽与乏汽之和,达到蒸汽流量与能量的双增,既满足工艺需求,又同时回收乏汽,实现了节能减排。本系统无需使用电能,由压力控制阀采集低压蒸汽出口压力,自动调节高压蒸汽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截止阀一;2、过滤器; 3、压力控制阀;4、减压及乏汽回收装置;5、止回阀节阀;6、截止阀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带乏汽回收的减压系统分为减压模块与乏汽回收模块,包括截止阀一1、过滤器2、压力控制阀3、减压及乏汽回收装置4、止回阀5、截止阀二6。减压模块联接高压蒸汽管路及低压蒸汽管路,乏汽回收模块联接乏汽及低压蒸汽管路。高压蒸汽及乏汽经过减压及乏汽回收装置4喷射出低压蒸汽。高压蒸汽用量由压力控制阀3采集低压蒸汽出口压力进行调节。在此过程中没有能量损耗,喷射出低压蒸汽流量与能量为高压蒸汽与乏汽之和,达到蒸汽流量与能量的双增。
所述减压模块包括截止阀一1、过滤器2、压力控制阀3、减压及乏汽回收装置4,高压蒸汽管路依次连接截止阀一1、过滤器2、压力控制阀3、减压及乏汽回收装置4,减压及乏汽回收装置4连接低压蒸汽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汇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汇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00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滤调压计量撬
- 下一篇:一种热媒系统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