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爆隔热救生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9573.7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4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茅靳丰;侯普民;陈飞;张颖颖;李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吴茂杰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舱 隔热 舱体 抗爆 本实用新型 刚性外壳 内层 可拆式固定 温湿度调节 两端固定 隔热层 后端板 无电源 装饰层 筒体 温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爆隔热救生舱,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舱体单元(1),相邻舱体单元(1)之间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救生舱两端固定连接前、后端板(2、3),所述每个舱体单元(1)包括由刚性外壳(41)和具有温湿度调节功能的内层(42)构成的筒体(4),所述刚性外壳(41)与内层(42)之间由外自内还设有隔热层(43)和装饰层(44)。本实用新型的抗爆隔热救生舱,在无电源状况下仍可自动控温控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舱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自动控温控湿的抗爆隔热救生舱。
背景技术
国防工程、矿井等地下工程纵深较长,一旦发生爆炸、火灾等事故后人员无法及时逃离,救生舱可为无法撤离的人员暂时提供一个安全避难场所。
现有救生舱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矿用救生舱”(申请号:201210530477.1,公开日: 2012.12.11)所述救生舱,包括筒状舱体、氧气瓶、电源箱等。但该救生舱防爆抗压能力不足,且采用依赖于电能的空调制冷系统控温。事故发生后,通常造成电力系统的中断,使得依赖于电能制冷除湿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矿用可自动制冷的救生舱”(申请号:201220282883.6,公开日:2012.06.15),其通过在救生舱内添加相变材料解决了无电源条件下舱内温度升高的问题,却无法有效去除人体散发的湿量,导致舱内湿度快速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爆隔热救生舱,在无电源状况下仍可自动控温控湿。
实现本使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抗爆隔热救生舱,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舱体单元1,相邻舱体单元1之间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救生舱两端固定连接前、后端板2、3,所述每个舱体单元1包括由刚性外壳41和具有温湿度调节功能的内层42构成的筒体4,所述刚性外壳41与内层42 之间由外自内还设有隔热层43和装饰层44。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控温控湿不依赖电源:当救生舱内温度高于复合材料的固液转换温度时,复合控温控湿材料液化吸收热量,降低舱内温度;当救生舱内湿度升高时,复合控温控湿材料吸收空气内的水蒸气,降低舱内湿度。降温降湿过程中,无需其他能源,可自动进行,从而解决了无电源状况下保证救生舱内温湿度的难题。
2、抗压能力强:舱体为梯形结构,舱体单元设有环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内外层钢板之间设有钢制方管加强筋,提高了抗暴冲击性能。
3、节省空间:用于控温控湿的复合材料直接涂在救生舱壁面,不占用救生舱空间,可减少设备体积。
4、安全节能:置于内层壁面的复合控温控湿材料可自动进行温湿度的控制,无需外加附加能量,可在电力中断时照常运行。并且复合控温控湿材料可反复利用,节省能源。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暴隔热救生舱外形图。
图2为图1中的舱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舱体单元的横截面图。
图中,1舱体单元,2前端板,3后端板,4筒体,5环向加强筋,6纵向加强筋,7 逃生门,8观察口,
41刚性外壳,42内层,43隔热层,44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抗爆隔热救生舱,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舱体单元1,相邻舱体单元1之间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救生舱两端固定连接前、后端板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95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多功能救生舱
- 下一篇:一种充填管路送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