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化需氧量快速测定仪进样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8376.3 | 申请日: | 201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3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吕晶;纪舜君;金扬旸;周轩宇;蒋立英;章佳;蔡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环境监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层盘 试管孔 生化需氧量快速测定仪 本实用新型 使用便利性 兼容性 进料盘 进样盘 下层盘 试管 技术方案要点 调节组件 均匀开设 污水检测 周向分布 抵紧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化需氧量快速测定仪进样盘,为解决现有中进料盘的兼容性较差且使用便利性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下层盘体、连接于下层盘体的上层盘体、以及若干个均匀开设于上层盘体用于放置测定试管的试管孔,若干个试管孔沿上层盘体的周向分布,其技术方案要点在于所述上层盘体上安装有若干个与试管孔对应设置且延伸至试管孔内用于抵紧测定试管的调节组件,提高进料盘的兼容性,达到提高使用便利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化需氧量快速测定仪进样盘。
背景技术
生化需氧量又称生化耗氧量,是指水中的好氧生物在一定温度中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一过程中所需要的溶解氧量,是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实验室中,通常采用生化需氧量快速测定仪对水中需氧污染物质含量进行检测,而生化需氧量快速测定仪采用微生物电极法对水中的需氧污染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将微生物膜紧固于隔膜式氧电极上即组成微生物电极,仪器采用流通测量方式,由流通测量池组件固定微生物膜。由于氧电极的输出电流与溶解氧的含量成正比,当不含任何有机物的液体(缓冲溶液)通过流通池时,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很小,因而透过微生物膜的溶解氧几乎没有减少。 当含有有机物的容液通过流通池时,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变得异常活跃,消耗更多的溶解氧,于是导致透过微生物膜的溶解氧量减少。 这种溶解氧含量的变化,直接使氧电极输出产生同比变化,就证明输出电流变化值与样品有机物含量成正比的关系,据此可换算出样品的生化需氧量。
现有技术中的生化需氧量快速测定仪进样盘,如图1所示,包括下层盘体1、固定连接于下层盘体1上的上层盘体2,上层盘体2上开设有若干周向排列的试管孔5,盛装有待检测样品的测定试管19放置于试管孔5内,以便生化需氧量快速测定仪的后续步骤对测定试管19内的待检测样品进行抽样检测。
在使用这种进样盘时,由于这种进样盘的试管孔直径是固定的,即仅能放置单一规格的测定试管,故使得该进样盘在使用时需与对应直径的测定试管配套使用,从而使得进料盘的兼容性较差,使用便利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化需氧量快速测定仪进样盘,适用多种规格的测定试管,从而提高进料盘的兼容性,达到提高使用便利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生化需氧量快速测定仪进样盘,包括下层盘体、连接于下层盘体的上层盘体、以及若干个均匀开设于上层盘体用于放置测定试管的试管孔,若干个试管孔沿上层盘体的周向分布,所述上层盘体上安装有若干个与试管孔对应设置且延伸至试管孔内用于抵紧测定试管的调节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测定试管放置于试管孔内,从而实现测定试管在进样盘上的摆放,并在摆放不同规格的测定试管时,通过与该试管孔配合的调节组件对摆放测定试管的空间进行调整,并通过调节组件抵紧测定试管,从而实现不同规格的测定试管的固定,进而提高进料盘的兼容性,达到提高使用便利性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沿上层盘体径向方向滑动连接于上层盘体的侧壁且延伸至试管孔内的调节杆、以及固定连接于调节杆和上层盘体用于带动调节杆朝靠近上层盘体圆心方向抵紧测定试管的抵紧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拉动调节杆使得试管孔内可放置测定试管的空间变大,然后将测定试管放置于试管孔内后,松开调节杆,调节杆在抵紧弹簧的带动下朝靠近测定试管的方向滑动,且当调节杆抵接于测定试管后,抵紧弹簧继续为拉伸状态,则使得调节杆在抵紧弹簧的带动下抵紧于测定试管,从而实现测定试管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远离上层盘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轮更加方便调节杆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手轮和所述上层盘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于抵接弹簧外的波纹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环境监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环境监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83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监测重金属污染环境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总氮在线检测仪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