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仿生智能抓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8325.0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0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曾梓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梓 |
主分类号: | F41B15/00 | 分类号: | F41B15/00;F41H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121 ***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韧带 推轴 抓捕器 推杆 带齿滑槽 仿生智能 顶杆 穿过 本实用新型 动力装置 两端轴承 行为实施 磁吸 内圈 套入 在机 抓杆 轴承 横穿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抓捕器类,尤其应用于防暴人员捉拿违法人员或阻止不法行为实施抓捕。多功能仿生智能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推杆(9)的一端与动力装置(14)相连,推杆(9)的另一端与推轴座(10)连为一体,推轴座(10)两端分别套入两只轴承(25),两条顶杆(2)分别设置带齿滑槽(12),两条推轴(11)分别穿过推轴座(10)的两端轴承(25)的内圈,并横穿入带齿滑槽(12)内;两条抓杆(3)末端分别安装一块磁吸(13);韧带调节管(6)固定在机座(24)前端,韧带(5)穿过韧带调节管(6)、顶杆(2),再把韧带(5)两端分别固定在韧带头接口(7)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抓捕器类,尤其应用于防暴人员捉拿违法人员或阻止不法行为实施抓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仿生智能抓捕器(专利号ZL2013201178267),虽然有一定的仿生,智能技术,但不进一步优化,难达到实战应用效果,主要缺点有:1、抓捕时,抓力瞬间减弱,补救不及时,抓捕效果不理想,2、用蛮力与抓捕对象对抗,必定要提高抓捕器的各部件的抗压、发力强度,造成整机重量偏大,3、功能单一,不足以震慑抓捕对象,4、触发开关的灵敏度调节无法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在仿生智能抓捕器(专利号ZL2013201178267)基础上,集现代优秀科技,仿雄鹰、仿螃蟹、仿鳗鱼、仿吹风蛇、仿蝙蝠等仿生技术来优化,使抓捕器变得:简单好用、轻便高效、功能齐全、方便携带,促使抓捕对象在多功能仿生智能抓捕器面前无法抵抗、无计可施,束手就擒,听从指挥。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多功能仿生智能抓捕器,主要由伸缩柄杆 (1)、顶杆(2)、抓杆(3)、连接钉(4)、韧带(5)、韧带调节管(6)、韧带头接口(7)、光电开关(8)、推杆(9)、推轴座(10)、推轴(11)、带齿滑槽(12)、磁吸(13)、动力装置(14)、电催泪器(15)、电击装置(16)、感应警告装置(17)、眩目照明装置(18)、把手(19)、电池(20)、电池开关(21)、催泪器开关(22)、眩目照明开关(23)、机座(24)部件构成;伸缩柄杆(1)的一端固定在机座(24) 上,另一端安装把手(19);动力装置(14)与机座(24)连成一体,推杆(9) 的一端与动力装置(14)相连,推杆(9)的另一端与推轴座(10)连为一体,推轴座(10)两端分别套入两只轴承(25),两条顶杆(2)分别设置带齿滑槽(12),两条推轴(11)分别穿过推轴座(10)的两端轴承(25)的内圈,并横穿入带齿滑槽(12)内;顶杆(2)与机座(24)用连接钉(4)连接,顶杆(2)与抓杆(3)也用连接钉(4)连接;两条抓杆(3)末端分别安装一块磁吸(13);韧带调节管(6)固定在机座(24)前端,韧带(5)穿过韧带调节管(6)、顶杆(2),再把韧带(5)两端分别固定在韧带头接口(7)上;电击装置(16)安装在抓杆 (3)上;光电开关(8)、电催泪器(15)、感应警告装置(17)、眩目照明装置 (18)安装在机座(24)的前端;把手(19)内置有电池(20),把手(19)外置有电池开关(21)、催泪器开关(22)、眩目照明开关(23)。
光电开关(8)、动力装置(14)、电催泪器(15)、电击装置(16)、感应警告装置(17)、眩目照明装置(18)、电池(20)、电池开关(21)、催泪器开关(22)、眩目照明开关(23)组成一个电子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时正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抓捕前侧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韧带调节管,推杆、推轴座、推轴、轴承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抓捕前各部件结构、部位特征明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抓捕时各部件结构、部位特征明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抓捕后各部件结构、部位特征明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梓,未经曾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83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