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膜式蒸发器及电器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7597.9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2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贤;胡海利;马严;胡立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 冷媒 降膜式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 电器产品 引流部件 引流 附着 液滴 电器技术领域 使用寿命 相对设置 蒸发器 飞溅 滴落 增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膜式蒸发器,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其包括括多个换热管,所述多个换热管中至少包括一组上换热管和相对设置于所述上换热管下方的下换热管,所述上换热管和所述下换热管之间设有用于将附着在所述上换热管的冷媒引流至所述下换热管的引流部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器产品,通过在上换热管和下换热管之间增设引流部件,从而将附着在上换热管的冷媒引流至下换热管,有效防止液滴冷媒在滴落至下换热管的过程中引起的液滴飞溅的问题,防止对蒸发器造成干扰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及电器产品。
背景技术
降膜式蒸发器换热过程主要是降膜进液组件将来自进液口的冷媒均匀分配至下方第一排换热管上形成一层薄膜,冷媒液膜与第一排换热管表面充分接触并发生热量交换而蒸发,未蒸发的冷媒沿着第一排换热管滴落至下方的第二排换热管上,在第二排换热管形成一层薄膜,冷媒液膜与第二排换热管表面充分接触并发生热量交换而蒸发,未蒸发的冷媒沿着第二排换热管滴落至下方第三排换热管上,重复上述换热过程,最终液态冷媒滴落至降膜式蒸发器底部从而形成浸没区。
在上述的换热过程中,蒸发产生的气体从出气口排出。但是,相邻上下排换热管冷媒滴落传递过程中,液滴冷媒容易在滴落至下排换热管上的过程中,溅起细小的液滴,细小的液滴会被气态冷媒带入制冷系统压缩机内,形成带液,进而影响制冷系统中压缩机的性能及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及电器产品,其结构简单,通过在上换热管和下换热管之间增设引流部件,从而将附着在上换热管的冷媒引流至下换热管。有效防止液滴冷媒在滴落至下换热管的过程中引起的液滴飞溅的问题,防止对蒸发器造成干扰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膜式蒸发器,包括括多个换热管,所述多个换热管中至少包括一组上换热管和相对设置于所述上换热管下方的下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换热管和所述下换热管之间设有用于将附着在所述上换热管的冷媒引流至所述下换热管的引流部件。
可选地,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支撑各个所述换热管和所述引流部件的支撑板。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开设有分别供所述上换热管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下换热管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引流部件穿过的第三通孔。
可选地,所述第三通孔与其上部相邻的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三通孔与其上部相邻的所述第一通孔、以及与其下部相邻的所述第二通孔均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三通孔与其上部相邻的所述第一通孔、以及与其下部相邻的所述第二通孔均未连通。
可选地,所述引流部件为引流片。
可选地,所述引流片为长条结构,且所述引流片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一致。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至少包括分别支撑在所述换热管的两端的端部支撑板。
可选地,所述引流部件伸出端部支撑板的长度为L1,且0≤L1≤100mm。
可选地,所述引流片的宽度为w,且0.1mm≤w≤10mm。
可选地,所述引流部件的宽度w在1mm-3mm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三通孔为矩形通孔,所述引流部件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引流部件的宽度w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宽度L4的装配间隙值在0.1mm-3m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75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状蒸发器及冷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低噪翅片蒸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