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冷水立式蓄冷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7071.0 | 申请日: | 201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8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吕永刚;贾晓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信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张喜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型齿 进水口 蓄冷罐 空调冷水 支杆 雾化机构 汇集管 扇叶 雾化 蓄冷 喷头 流量传感器 罐体顶部 连接机构 啮合连接 驱动机构 一端连接 出水口 集水板 连接柱 支撑脚 罐体 水珠 冷却 储存 体内 | ||
一种空调冷水立式蓄冷罐,涉及蓄冷罐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罐体、进水口A、进水口B、汇集管、集水板、喷头、出水口以及支撑脚,所述罐体顶部设有进水口A以及进水口B,所述罐体内安装有驱动机构、雾化机构、控制机构以及连接机构,所述雾化机构包括锥型齿B、支杆、锥型齿C、锥型齿D以及扇叶,所述锥型齿B连接于支杆的一端,支杆的另一端连接于锥型齿C,锥型齿C啮合连接于锥型齿D,锥型齿D通过连接柱连接于扇叶,所述汇集管内安装有流量传感器;该空调冷水立式蓄冷罐能够对颗粒较大的水珠或直接从进水口流入的水流进行雾化,而雾化的水再储存到蓄冷罐内,对水的冷却速度较快,水在其过程中容易降温,利于蓄冷罐对水的蓄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冷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空调冷水立式蓄冷罐。
背景技术
蓄冷罐是空调设备中必须的一种是回热式热交换设备,在回热式换热器中流体进行周期性交变流动,冷热流体交替与换热器中的蓄冷介质进行换热。在低温循环中,它通过热量的交换,达到积蓄冷量的目的。
但是现今的蓄冷罐在对水蓄冷时,是直接将颗粒较大的水珠或水流直接从上往下流通,进而对水直接存放在蓄冷罐内,但这种方式的对水的冷却速度较慢,且水在其过程中难以降温,一直保持较高的温度,不利于蓄冷罐对水的蓄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空调冷水立式蓄冷罐,其能够对颗粒较大的水珠或直接从进水口流入的水流进行雾化,而雾化的水再储存到蓄冷罐内,对水的冷却速度较快,水在其过程中容易降温,利于蓄冷罐对水的蓄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冷水立式蓄冷罐,包括罐体、进水口A、进水口B、汇集管、集水板、喷头、出水口以及支撑脚,所述罐体顶部设有进水口A以及进水口B,进水口A以及进水口B连接于汇集管的一端,汇集管的另一端连接于集水板,集水板上连通有数量为一个以上的喷头,所述罐体底部出水口以及支撑脚,所述罐体内安装有驱动机构、雾化机构、控制机构以及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安装在罐体中部,连接机构内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连接有雾化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连接于驱动机构,所述雾化机构包括锥型齿B、支杆、锥型齿C、锥型齿D以及扇叶,所述锥型齿B连接于支杆的一端,支杆的另一端连接于锥型齿C,锥型齿C啮合连接于锥型齿D,锥型齿D通过连接柱连接于扇叶,所述汇集管内安装有流量传感器。
所述雾化机构的数量为四个以上,四个以上的雾化机构均匀安装在驱动机构上。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齿轮A、齿轮B、连接杆以及锥型齿A,所述电动机的电机轴连接于齿轮A,齿轮A啮合连接于齿轮B,齿轮B的一端连接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于锥型齿A,锥型齿A啮合连接于锥型齿B。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接收器、信号转换器、储存器、数据对比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接收器通过导线连接于信号转换器,信号转换器通过导线连接于储存器,储存器通过导线连接于数据对比器,数据对比器通过导线连接于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于电动机。
所述接收器通过导线连接于流量传感器。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块压板以及通孔,所述两块压板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架中部,两块压板上分别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一个以上的通孔均匀安装在压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冷水立式蓄冷罐,其能够对颗粒较大的水珠或直接从进水口流入的水流进行雾化,而雾化的水再储存到蓄冷罐内,对水的冷却速度较快,水在其过程中容易降温,利于蓄冷罐对水的蓄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冷水立式蓄冷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信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信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7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