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混凝土抗压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5832.9 | 申请日: | 201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3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禹州市国泰建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汇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7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46167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压 防护板 再生混凝土 测试仪 抗压试验 放置架 防护装置 底座 滑槽 本实用新型 底座两侧 观察窗口 技术保障 内部设置 中央设置 推拉门 上端 飞溅 拉扣 下端 碎石 成熟 安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抗压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槽,其底座上端设置有抗压测试仪,且抗压测试仪左侧设置有防护板放置架,防护板放置架内部设置有防护板,其防护板中央设置有观察窗口,且防护板前方设置有拉扣,防护板放置架下端设置有第一滑槽。该再生混凝土抗压试验装置利用抗压测试仪给再生混凝土进行抗压实验,由于现有的抗压测试仪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使得对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实验的准确性存在着技术保障,利用给该抗压测试仪设置有防护装置,使得在实验时,不必担心碎石飞溅的问题,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且防护装置设计为推拉门形式,使得操作简单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混凝土抗压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再生混凝土抗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新混凝土由于抗压性能不确定,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会对新混凝土静心必要的抗压实验。
现有的再生混凝土抗压试验装置在进行抗压实验时,由于混凝土破裂时,有极大的可能会使得碎石飞溅,会给人体带来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抗压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再生混凝土抗压试验装置在进行抗压实验时,由于混凝土破裂时,有极大的可能会使得碎石飞溅,会给人体带来伤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混凝土抗压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槽,其底座上端设置有抗压测试仪,且抗压测试仪左侧设置有防护板放置架,防护板放置架内部设置有防护板,其防护板中央设置有观察窗口,且防护板前方设置有拉扣,防护板放置架下端设置有第一滑槽。
优选的,防护板放置架的宽度大于抗压测试仪的宽度,且第一滑槽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第一滑槽之间间隔的距离与抗压测试仪的宽度一致。
优选的,底座的宽度与防护板放置架的宽度一致。
优选的,第二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且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的大小规模保持一致。
优选的,防护板通过拉扣与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构成活动结构,且防护板下端的凸起结构与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相互咬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再生混凝土抗压试验装置利用抗压测试仪给再生混凝土进行抗压实验,由于现有的抗压测试仪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使得对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实验的准确性存在着技术保障,利用给该抗压测试仪设置有防护装置,使得在实验时,不必担心碎石飞溅的问题,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且防护装置设计为推拉门形式,使得操作简单快捷。该装置的防护板放置架的宽度大于抗压测试仪的宽度,且第一滑槽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第一滑槽之间间隔的距离与抗压测试仪的宽度一致,这使得实验时抗压测试仪的前后两侧均可以安装防护板,且防护板在移动时,不会被抗压测试仪阻挡,该装置的底座的宽度与防护板放置架的宽度一致,这使得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对接安装时更加方便,该装置的第二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且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的大小规模保持一致,这使得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可以拼接成一条完整的滑槽,且使得防护板可以来回滑动,该装置的防护板通过拉扣与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构成活动结构,且防护板下端的凸起结构与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相互咬合,这使得防护板的操作更加简单便捷,且防护板来回滑动时可以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拼接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板与第二滑槽咬合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禹州市国泰建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禹州市国泰建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58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构件残余拉应力施加装置
- 下一篇:材料双轴压缩加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