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叠合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4950.8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7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蒋义;刘铁;何喜;陈静;周林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普利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28 | 分类号: | E04B5/2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6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叠合板 单元区域 横梁框架 模具 本实用新型 凸出 叠合楼板 相抵 构件标准化 循环使用率 生产效率 提高构件 凸出设置 有效减少 转角处 通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用叠合楼板,包括叠合板、横梁框架和立柱,所述横梁框架的转角处设置立柱,所述立柱和横梁框架构成一单元区域,所述立柱朝所述单元区域一侧凸出设置,所述单元区域内设置矩形的叠合板,与所述立柱相邻的叠合板的其中一侧边与所述立柱的凸出部分相抵,与所述叠合板的其中一侧边相邻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立柱的凸出部分不相抵。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少叠合板种类和模具数量,加大模具循环使用率,减少模具摊销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构件生产效率,有利于构件标准化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叠合板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通用叠合楼板。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预制工厂生产完成,然后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到施工现场组装起来,逐渐成为一种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的建筑施工方式。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型的建筑形式,具有受气候环境影响小、有利于绿色施工、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等多项优点,因此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叠合板是目前建筑工业化项目中应用最广泛的结构构件。
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在预制构件厂制作的预制板,既是楼板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后续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模板。因此,构件厂生产的预制板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关系到整块楼板质量的好坏。
现有的叠合板存在以下缺陷:首先,构件工厂化生产因运输(水平垂直)限制,构件尺寸不能过大,所以对于大跨度楼板而言,一般会考虑受力特点对其进行分块预制,一般叠合板都为矩形,但矩形尺寸会不相同;其次,楼板作为一种分隔承重构件,无可避免会与柱子凸显部分接触,这就使得部分叠合板不是规范的矩形,有缺角现象,为异性叠合板;第三,我国的预制装配式建筑现在还处于技术引进和学习的阶段,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叠合板的尺寸大小是无限制的。综上所述,现有的叠合板的缺陷是:(1)叠合板尺寸差异较大,模具种类繁多,成本价格高;(2)一块叠合板对应一个模具,模具无法充分循环利用,降低了工作效率;(3)叠合板种类过多,很容易造成堆场混乱,不利于吊装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通用叠合楼板,可以有效减少叠合板种类和模具数量,加大模具循环使用率,减少模具摊销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构件生产效率,有利于构件标准化推广。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用叠合楼板,包括叠合板、横梁框架和立柱,所述横梁框架的转角处设置立柱,所述立柱和横梁框架构成一单元区域,所述立柱朝所述单元区域一侧凸出设置,所述单元区域内设置矩形的叠合板,与所述立柱相邻的叠合板的其中一侧边与所述立柱的凸出部分相抵,与所述叠合板的其中一侧边相邻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立柱的凸出部分不相抵。
较佳的,所述立柱的凸出部分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与所述立柱相邻的叠合板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邻,所述叠合板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立柱的凸出部分的第一侧面相抵,所述叠合板的第二侧边与所述横梁框架的侧边相抵,所述立柱的凸出部分的第二侧面与所述叠合板不相抵。
较佳的,所述叠合楼板由一定模数尺寸的所述叠合板拼接而成。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定模数宽度的标准的叠合板,取消了叠合板预留缺口的形式,使得每一块叠合板都是规范的矩形结构,采用若干统一尺寸的叠合板拼接布满整个布置区域的方式,可有效减少叠合板的种类和数量,使得模具可循环利用,以此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叠合板的种类的减少,有利于减少堆场的压力,便于查找和吊装;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布置施工方式最终有助于叠合板的标准化推广,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某项目局部叠合楼板的平面布置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普利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普利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49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板
- 下一篇:一种钢筋桁架底模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