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电水联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24800.7 | 申请日: | 2018-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6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民;唐文龙;李艳奇;梁占林;马占朋;郭建新;刘磊;庄钢强;杜学忠;李辉;任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2D1/32 | 分类号: | F22D1/32;F22D1/50;F01K17/00;F01D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发电机组 除氧器 海水淡化装置 乏汽回收装置 蒸汽输入口 联产系统 排汽口 锅炉 热电 换热通道 乏汽管 换热器 进水管 输出口 本实用新型 进水口连接 输入端连接 蒸汽输出口 能源消耗 蒸汽进口 排污口 输出端 输入口 抽汽 中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电水联产系统,包括:锅炉、汽轮发电机组、第一海水淡化装置、第二海水淡化装置、除氧器、换热器及乏汽回收装置,锅炉的蒸汽输出口与汽轮发电机组的蒸汽输入口连接;汽轮发电机组的排汽口与第一海水淡化装置的蒸汽输入口连接;汽轮发电机组的中段抽汽输出口与第二海水淡化装置的蒸汽输入口连接;除氧器的输出端与锅炉的进水口连接,除氧器的输入端连接进水管;除氧器设置有蒸汽进口及排汽口;乏汽回收装置的输入口与除氧器的排汽口及锅炉的排污口连接,乏汽回收装置的输出口连接乏汽管;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连接进水管,第二换热通道连接乏汽管。该热电水联产系统能充分利用热能,降低能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水联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电水联产系统。
背景技术
热电水联产机组中燃气锅炉配套的两台150T大气式热力除氧器,乏汽外排至大气中,小时排汽量约1.5t;锅炉的系统疏水及定排水直接排放至污水管道;连排水进入连排扩容器,闪蒸后的二次蒸汽进入除氧器加以利用,闪蒸后排污水并入定排系统,小时总外排水量约5.2t。燃气锅炉除氧器排汽及锅炉排污水均约100℃,排放后造成热能损失,同时除氧器排汽冷凝后水质优于除盐水,排放后造成资源损失。锅炉除氧器用汽由锅炉主汽经减温减压供送,不仅造成了高品质能源的浪费同时也减少了中压蒸汽至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用蒸汽,同时减少了发电量。
现有技术中热电水联产机组的热能及水资源未能回收利用造成了能源消耗及浪费,不符合能源节约生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电水联产系统,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电水联产机组的热能未能回收利用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电水联产系统,包括:锅炉、汽轮发电机组、第一海水淡化装置、第二海水淡化装置、除氧器、换热器及乏汽回收装置,其中:
所述锅炉的蒸汽输出口与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蒸汽输入口连接;
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排汽口与所述第一海水淡化装置的蒸汽输入口连接;
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中段抽汽输出口与所述第二海水淡化装置的蒸汽输入口连接;
所述除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锅炉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除氧器的输入端连接进水管;所述除氧器设置有蒸汽进口及排汽口;
所述乏汽回收装置的输入口与所述除氧器的排汽口及所述锅炉的排污口连接,所述乏汽回收装置的输出口连接乏汽管;
所述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连接所述进水管,第二换热通道连接所述乏汽管。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管的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连通回水管,所述回水管连通产线的输水管网。
作为优选,还包括抽汽调节装置,所述抽汽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汽轮发电机组与所述第二海水淡化装置之间,调节所述中段抽汽输出口送出的抽汽量。
作为优选,所述锅炉为煤气锅炉。
作为优选,所述锅炉的蒸汽输出口通过第一蒸汽管连接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蒸汽输入口;所述锅炉的蒸汽输出口通过第二蒸汽管连接所述除氧器的蒸汽进口。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蒸汽管上设置有减温减压器。
作为优选,所述除氧器的蒸汽进口还连接低压蒸汽管,所述低压蒸汽管连通产线的低压蒸汽管网。
作为优选,所述锅炉的蒸汽输出口通过第三蒸汽管连接产线的蒸汽管网。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海水淡化装置的蒸汽输入口还通过管道连通产线的低压蒸汽管网。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48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