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阻隔高密封性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3680.9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8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纶复合材料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20 | 分类号: | B32B15/20;B32B15/04;B32B7/12;B32B27/36;B32B27/34;B32B27/06;B32B27/32;B32B33/00;H01M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粘层 铝塑膜 铝箔层 锂离子电池用 铝箔 高密封性 高阻隔 本实用新型 针孔 尼龙薄膜 散热能力 使用寿命 双层铝箔 危险系数 复合层 密封性 热封层 牺牲层 阻隔性 刺穿 内膜 电池 腐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阻隔高密封性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依次包括第一铝箔层、第一胶粘层、第二铝箔层、第二胶粘层、PET/尼龙薄膜复合层、第三胶粘层、第三铝箔层、第四胶粘层、第四铝箔层、第五胶粘层和CPP热封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阻隔高密封性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外层设双层铝箔可以增加铝塑膜的散热能力,又可作为牺牲层防止液体的渗透;降低了针孔的存在,增加了铝箔的阻隔性和密封性;防止内膜被刺穿后能够接触铝箔,从而避免铝箔被腐蚀,增加的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可极大提高铝塑膜的弹性,降低了危险系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软包铝塑复合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阻隔高密封性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经过不断发展,以高能量密度、优越的高低温环境适应能力广泛应用于多种产品。其包装产品也由硬质铝壳等逐渐转变为铝塑软包装,该软包装由高阻隔性的铝箔以及耐化学性、耐热性及柔韧性的塑料薄膜复合而成。
锂离子电池软包装铝塑膜内含高阻隔性的铝箔,然而铝箔在厚度小于0.2mm以下时,会不可避免的存在针孔,且厚度越小,针孔越多,进而严重影响了铝塑膜的阻隔性和密封性,也降低的产品良率。目前对于减少铝箔的针孔并没有有效的实施方法,少些公司存在等离子弧喷铝层以及等离子钝化膜层等处理方法。
软包装铝塑膜具有柔韧性,在锂电池使用过程中,可以释放意外产生气体所引起的增压,然而在长期使用后一旦产生鼓泡就容易使铝箔产生微裂纹,进而造成内液的泄露甚至爆炸。目前,有公司增加热收缩膜层或多孔缓冲膜层进而抑制产生鼓泡的内压。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芯周边有铜网和铝网的毛刺,在抽真空收缩时,毛刺会猛刺内膜,可能会刺穿内膜直至铝箔,那么电芯内的氢氟酸将直通铝箔造成点状腐蚀,加速电化学腐蚀,改变电解液的组成,严重时将铝箔腐蚀穿而漏液,同时也会造成短路,导致电池报废。目前,国内没有对此有效的处理方法,有专利记载了对铝箔进行表面镀铝来保护铝箔的方法。
目前,软包电池越来越广泛的用于动力汽车领域。锂离子动力电池因其优异的功率输出特性和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在电动汽车电池包中得到良好应用。但是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特别是动力汽车所用的大容量、高功率的磷酸铁锂(Li FePO4)锂离子电池。动力汽车内部装载空间有限,车辆所需电池数目较大,电池均为紧密排列连接。当车辆在高速、低速、加速、减速等交替变换的不同行驶状况下运行时,电池会以不同倍率放电,以不同的生热速率产生大量热量,加上时间累积以及空间影响会产生不均匀热量聚集。如果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在高温下不能及时散热,将会导致电池组系统温度过高或者温度分布不均匀,而降低电池充放电循环效率,严重时还将导致热失控,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为了使电池包发挥最佳性能、延长寿命,需要优化电池包的结构,对电池包进行热管理,增加散热设施,控制电池运行的温度环境。动力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和串联式混动汽车,其电池pack采用液冷的方式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冷却速度快,从而满足大功率充放电的需要。因此对软包材料的耐水解性能要求很高。现有的实现方案均采用氟碳类涂料或增设防水层来提高铝塑膜的防水性,且这类实现方案主要为防止水蒸气的渗透而设计,并无法很好的在液冷系统中起效。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高阻隔高密封性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阻隔高密封性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依次包括第一铝箔层、第一胶粘层、第二铝箔层、第二胶粘层、PET/尼龙薄膜复合层、第三胶粘层、第三铝箔层、第四胶粘层、第四铝箔层、第五胶粘层和 CPP热封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铝箔层由8011铝材构成,所述第一铝箔层的厚度为20μm-25μ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胶粘层由环氧树脂AB胶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纶复合材料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新纶复合材料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36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的硅酸铝耐火纤维
- 下一篇:一种含促进剂湿热收缩薄膜交织布保护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