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稻蛙养殖用的食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22456.8 | 申请日: | 2018-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4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汤立红;曾义华;师志恒;罗赫荣;周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宏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23K10/20;A23K50/00;A01M1/04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43106 | 代理人: | 王寿元 |
| 地址: | 41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蚊罩 引蚊灯 横壁 立柱 食台 蚊口 蚊筒 吊装 干草 围网 安装立柱 底部开口 底部连接 内腔中心 透明材料 养殖基地 养殖 吊绳 蛙类 外周 喂食 光源 铺垫 铺设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稻蛙养殖用的食台,它包括有分布在养殖基地的地垅,地垅为多条,相邻地垅之间下挖形成蛙沟,蛙沟外侧通过围网围绕;地垅表面设有由腐土铺垫形成的食台表层,蛙沟、地垅底部均设有采用干草铺设形成的底层,地垅上安装立柱,每条立柱的横壁上吊装一个引蚊灯,所述的引蚊灯包括有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成的球形集蚊罩,集蚊罩外周面的四个方向上各设一个引蚊筒,集蚊罩顶部通过吊绳吊装在立柱的横壁上,集蚊罩底部开口形成出蚊口,出蚊口底部连接有出蚊筒,集蚊罩内腔中心处设有光源。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蛙类喂食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指稻蛙养殖用的食台。
背景技术
蛙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营养价值高,人们开始大量的食用黑斑蛙。过度地非法捕食导致野生青蛙的数量直线下降,加之滥施农药,青蛙种群的生存状况十分令人堪忧,因此,如何合理人工繁殖蛙类是人们研究的首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蛙类喂食效果好的稻蛙养殖用的食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稻蛙养殖用的食台,它包括有分布在养殖基地的地垅,地垅为多条,相邻地垅之间下挖形成蛙沟,地垅高于地平线5-10cm,蛙沟低于地平线5-10cm,蛙沟外侧通过围网围绕;地垅表面设有由腐土铺垫形成的食台表层,蛙沟、地垅底部均设有采用干草铺设形成的底层,地垅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有多条7字形的立柱,每条立柱的横壁上吊装一个引蚊灯,所述的引蚊灯包括有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成的球形集蚊罩,集蚊罩外周面的四个方向上各设一个引蚊筒,引蚊筒呈圆锥形,其较小一端连接在集蚊罩上,集蚊罩顶部通过吊绳吊装在立柱的横壁上,集蚊罩底部开口形成出蚊口,出蚊口底部连接有上小下大的喇叭状的出蚊筒,集蚊罩内腔中心处设有光源。
所述的出蚊筒底部与食台表层表面之间预留有10-15cm的卷食区。
所述的引蚊筒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成形。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未详细描述的结构均可采用市面常规技术,如光源及其安装方式等,底层用于引水使土壤保持温润,引蚊灯用于吸引蚊虫,蚊虫通过引蚊筒导向进入,采用外大小内的引蚊筒使蚊虫进入时比较容易,出来则会撞击到集蚊罩,在多次撞击无力后,由出蚊口和出蚊筒落出,蛙类则可以在食台表层进行捕食,同时也可以在食台上洒落其它蛙食,以便其成长,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蛙类喂食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引蚊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宏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益阳宏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24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蛙高密度养殖池
- 下一篇:稻蛙养殖围网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