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安全专用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1311.6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7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徐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27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舱体 救生装置 舱门 煤矿安全 坍塌 加强筋 两侧面 矿洞 本实用新型 外侧设置 煤矿 保护舱 轨道轮 连接轴 减小 手轮 下端 主舱 转辊 冲击力 堆积 体内 爆炸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安全专用救生装置,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主舱洞,且舱体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侧舱洞,所述主舱洞和侧舱洞均通过连接轴连接有舱门,且舱门上安装有手轮,所述舱体的下端连接有轨道轮,且舱体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之间以及舱门上均安装有泄力转辊。该煤矿安全专用救生装置能在矿洞坍塌初期,避免较多的物质堆积在该装置上,从而减小该装置在坍塌初期所受的压力,从而能便于保护舱体内的煤矿工人,能便于卸掉矿洞坍塌或者爆炸,对舱体的冲击力,从而能保证该装置的完整性,进而能增加该装置的安全性,能使不同方位的煤矿工人能够快速的进入该装置的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安全专用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煤矿在生产中,有时候会发生煤矿事故,在发生煤矿事故时,为了保证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研究设计了一种煤矿安全专用救生装置,在现有的煤矿安全专用救生装置中,最具备救生能力的当属救生舱。
但是现有煤矿安全专用救生装置不能卸掉矿洞坍塌或者爆炸产生的撞击力,这使得煤矿安全专用救生装置容易遭到破坏,从而不利于其内部煤矿工人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安全专用救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煤矿安全专用救生装置不能卸掉矿洞坍塌或者爆炸产生的撞击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安全专用救生装置,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主舱洞,且舱体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侧舱洞,所述主舱洞和侧舱洞均通过连接轴连接有舱门,且舱门上安装有手轮,所述舱体的下端连接有轨道轮,且舱体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之间以及舱门上均安装有泄力转辊。
优选的,所述舱体的上端为梯形结构,且舱体的上端宽度小于其下端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均匀的分布于舱体的外侧,且加强筋之间均匀的分布有泄力转辊,并且加强筋的结构形状与舱体的结构形状相吻合,同时加强筋与舱体为焊接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舱门的外侧面等间距的分布有泄力转辊,且舱门的个数为6个,并且舱门的结构形状与主舱洞和侧舱洞完全吻合。
优选的,所述侧舱洞的个数为4个,且4个侧舱洞均匀的分布于舱体的左右两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煤矿安全专用救生装置采用舱体、泄力转辊、主舱洞和侧舱洞的设计,上端为梯形结构的舱体,能在矿洞坍塌初期,避免较多的物质堆积在该装置上,从而减小该装置在坍塌初期所受的压力,从而能便于保护舱体内的煤矿工人,泄力转辊的设计,能便于卸掉矿洞坍塌或者爆炸,对舱体的冲击力,从而能保证该装置的完整性,以便于保证该装置内部煤矿工人的安全,进而能增加该装置的安全性,主舱洞和侧舱洞的设计,使得不同方位的煤矿工人能够快速的进入该装置的内部,从而减少煤矿工人进入该装置的时间,有利于在灾害到来之前使煤矿工人全部进入该装置,同时,能在外部救援时,不论该装置的前端或者后端被挖掘出,均能便于煤矿工人逃生,进而减小了救援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舱体;2、主舱洞;3、轨道轮;4、加强筋;5、舱门;6、手轮;7、连接轴;8、泄力转辊;9、侧舱洞。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大学,未经黑龙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1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逃生管道滑移装置
- 下一篇:过渡架的辅助移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