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端极柱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19815.4 | 申请日: | 2018-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0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悦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悦诚蓄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26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端极柱 密封结构 密封圈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底部台阶 环形凹槽 圆形凸台 电池盖 成型 蓄电池 密封圈外壁 使用安全性 多重密封 过盈配合 环氧胶层 紧密套合 有效缓解 电解液 多段式 孔内壁 台阶孔 渗出 漏液 内壁 填充 外周 包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端极柱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盖和端极柱,电池盖设置有可供端极柱通过的端极柱孔,端极柱孔为多段式台阶孔,端极柱孔底部台阶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与端极柱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圈外壁成型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端极柱孔底部台阶紧密套合一起,所述端极柱孔上方成型有包围在端极柱孔外周的圆形凸台,端极柱与端极柱孔内壁、圆形凸台内壁之间填充有环氧胶层;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通过多重密封,有效缓解或解决电解液渗出的漏液问题,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端极柱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端极柱必须实现可靠的密封,否则,易引起端极柱密封失效和漏液问题,即蓄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在毛细现象的作用下,沿着铅极柱表面逐步浸润和向上爬升,直至从端极柱处渗漏出来。端极柱一旦发生漏液,蓄电池的密封作用将立即失效,轻则造成端极柱或与端极柱连接的铜排、电缆以及配套设备的腐蚀,重则有引起火灾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端极柱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通过多重密封,有效缓解或解决电解液渗出的漏液问题,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端极柱密封结构,包括电池盖和端极柱,电池盖设置有可供端极柱通过的端极柱孔,端极柱孔为多段式台阶孔,端极柱孔底部台阶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与端极柱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圈外壁成型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端极柱孔底部台阶紧密套合一起,所述端极柱孔上方成型有包围在端极柱孔外周的圆形凸台,端极柱与端极柱孔内壁、圆形凸台内壁之间填充有环氧胶层。
所述密封圈为全氟醚橡胶密封圈。
所述圆形凸台高度为2-6mm。
所述圆形凸台内壁和环氧胶层之间设置有塑料薄片。
所述塑料薄片采用聚酰亚胺薄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端极柱密封结构,通过采用多台阶结构的端极柱孔、可与极柱孔内壁台阶紧密套合的具有环形凹槽的密封圈以及成型在端极柱孔外周的圆形凸台,实现对端极柱的多重密封,密封效果强,有效缓解或解决电解液渗出的漏液问题,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可与极柱孔内壁台阶紧密套合的具有环形凹槽的密封圈,密封圈与端极柱过盈配合,密封性能好,既可防止后续加注的环氧胶泄漏到蓄电池内部又可有效限制电解液渗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池盖;2、端极柱;3、端极柱孔内壁;4、密封圈;5、圆形凸台;6、环氧胶层;7、塑料薄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端极柱密封结构,包括电池盖和端极柱。
电池盖设置有可供端极柱通过的端极柱孔,端极柱孔为多段式台阶孔,至少为3段台阶或以上,端极柱孔底部台阶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与端极柱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圈外壁成型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端极柱孔底部台阶紧密套合一起,优选地,密封圈为全氟醚橡胶密封圈,该密封圈耐高温且可耐受各种强腐蚀溶剂,使用寿命长,既可防止后续加注的环氧胶泄漏到蓄电池内部又可有效限制电解液渗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悦诚蓄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悦诚蓄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98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重抗压型锂动力电池顶盖板
- 下一篇:动力电池箱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