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8494.6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3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福洋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黎健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电路板 铝盖 散热结构 包式 绝缘上盖 底盒 模组 绝缘 本实用新型 电源适配器 罩盖 两段式结构 发热元件 紧密贴合 快速散热 散热效果 外侧面 内壁 增设 侧面 散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其包括:绝缘底盒、安装于绝缘底盒中的电源电路板及安装于绝缘底盒上的绝缘上盖,电源电路板上设有全包式散热结构,全包式散热结构包括固定于电源电路板上的第一、第二铝盖,该第一、第二铝盖之间形成间隙,以形成两段式结构,且第一铝盖罩盖于电源电路板上的初级模组,且第一铝盖内壁与初级模组中的发热元件紧密接触,第二铝盖罩盖于电源电路板上的次级模组,第一、第二铝盖的外侧面均与绝缘上盖的内侧面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增设的全包式散热结构不仅能保护电源电路板,还能够将电源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快速引导至绝缘上盖上,并由绝缘上盖散发出去,以此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且散热效果极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电力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电源适配器(Power adapter)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PCB板等元器件组成,它的工作原理由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按连接方式可分为插墙式和桌面式。广泛配套于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安防摄像头、机顶盒、路由器、灯条、按摩仪等设备中。
现有技术中的电源适配器一般包括有塑胶外壳以及安装于塑胶外壳中的电源电路板,该电源电路板安装有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等电子元器件,电源适配器在工作时,该变压器会产生大量的热,而塑胶外壳内部并没有设置任何散热结构,导致热量都集中于塑胶外壳内部,仅少量的热与塑胶外壳接触后缓慢的散发出去,以致电源电路板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这样会影响电源电路板的工作质量,甚至于损坏或烧毁电源电路板,使用起来不够安全,对使用者造成极大的困扰。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包括:绝缘底盒、安装于绝缘底盒中的电源电路板以及安装于绝缘底盒上端并将电源电路板封装于绝缘底盒中的绝缘上盖,所述电源电路板上设置有全包式散热结构,该全包式散热结构包括有固定于所述电源电路板上的第一铝盖和第二铝盖,该第一铝盖和第二铝盖之间形成间隙,以形成两段式结构,且该第一铝盖罩盖于所述电源电路板上的初级模组,且该第一铝盖内壁与该初级模组中的发热元件紧密接触,该第二铝盖罩盖于所述电源电路板上的次级模组,该第一铝盖和第二铝盖的外侧面均与所述绝缘上盖的内侧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初级模组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电源电路板上的电源插座和作为发热元件的变压器及若干电容、线圈、电阻,所述第一铝盖内侧面还与变压器上端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变压器上端面与所述第一铝盖内侧面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导热硅胶。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铝盖的截面呈半方框状,该第一铝盖两侧内壁均铆合有若干第一固定插针,该第一固定插针插接固定于所述电源电路板边缘设置的第一插孔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初级模组还包括有若干固定插接于所述电源电路板两侧边缘的第一硅堆或第一MOS管,所述第一铝盖侧边设置有与第一硅堆或第一MOS管中的孔位对应的第一螺孔,第一螺丝穿过该第一螺孔及第一硅堆或第一MOS管中的孔位后与第一螺母螺旋固定,令第一硅堆或第一MOS管与第一铝盖侧边固定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次级模组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电源电路板上的电源低压输出接口和若干电容、线圈、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福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福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84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