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多工位手机玻璃扫光机的动力扫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8311.0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8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祖涛;吴小虎;王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重庆智能装备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24 | 分类号: | B24B7/24;B24B27/00;B24B41/06;B24B4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陈凌霄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架 输入齿轮 行星轮轴 太阳轮 多工位 工件盘 扫光机 行星轮 啮合 本实用新型 传动组件 手机玻璃 动力源输出轴 圆周均匀分布 固定工件 加工效率 输出齿轮 转向控制 可转动 工位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工位手机玻璃扫光机的动力扫光装置,在扫光机座上设置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工件盘传动组件,工件盘传动组件包括行星架、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轮轴、工件盘和输入齿轮,在行星架上设置太阳轮,并在行星架上可转动地支承有至少一个行星轮轴,该行星轮轴上设有行星轮,行星轮与太阳轮啮合,在行星轮轴的顶部固定工件盘;在行星架上设置输入齿轮,或者在行星架和太阳轮上均设置输入齿轮,输入齿轮与动力源输出轴上设置的输出齿轮相啮合。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多组工件多工位同时加工,且每个工位可以独立转速、转向控制,操作者上下件操作方便,这样既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又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扫光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扫光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多工位手机玻璃扫光机的动力扫光装置。
背景技术
扫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者电学的方法,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扫光工具和磨砂颗粒或其他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修饰的加工方法。工件放在工作台进行加工时,为保证工件的扫光均匀性,一般工作台设置为旋转工作台。
现有的扫光装置生产效率低下,包括单个绕自身轴心转动工作台,只能进行单组工件抛光。单个自转工作台无法进行多工位对工件研磨,导致抛光装置单位时间内扫光效率低下,工作效率受到限制。
另外有一种可实现多组工件抛光的工作台,包括多组绕自身轴心转动的转盘,多组转盘由同一装置统一驱动,这样工作台上的转盘只能同时驱动或者停止,当需要对单个工件急停加工、取件时,需要将多组转盘统一急停,这样势必会降低加工效率,影响加工效果。
目前市面上的多工位扫光机由一个动力装置驱动,其不能实现每个工位独立的转速、转向控制,一个工位移动到下一个工位时,需要上下轴对中再次连接,传动控制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多工位手机玻璃扫光机的动力扫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多工位手机玻璃扫光机的动力扫光装置,其特征是:在扫光机座上设置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工件盘传动组件,每个工件盘传动组件配备一个动力源,该动力源也安装于扫光机座上;所述工件盘传动组件包括行星架、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轮轴、工件盘和输入齿轮,在行星架上设置太阳轮,并在行星架上可转动地支承有至少一个行星轮轴,该行星轮轴上设有行星轮,所述行星轮与太阳轮啮合,在行星轮轴的顶部固定工件盘;在所述行星架上设置输入齿轮,或者在行星架和太阳轮上均设置输入齿轮,所述输入齿轮与动力源输出轴上设置的输出齿轮相啮合。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工件盘传动组件的数目与工位的数目相等,每个工位配备一个动力源。扫光机座由驱动机构带动旋转,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使多个工位实现依次换位,当工件盘传动组件从一个工位移动到下一个工位时,对应的动力源跟着移动到下一个工位,这样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另一方面,操作者无需移位即可在同一位置进行上下件操作,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动力源可以单独控制每一个工位工件盘的启停和正反转旋转,实现每个工位的独立转速、转向控制,以便于单个工位急停加工或取件。手机3D玻璃工件放在工件盘上定位好以后,启动动力源,将动力传送至行星传动机构,动力由行星架输入或者由行星架和太阳轮输入,行星轮轴输出,由于行星轮与太阳轮相互啮合,即可实现固定在行星轮轴上的工件盘公转和自转,能够确保工件扫光均匀。
为了解决多个动力源的绕线问题,在所述扫光机座的中部设置有中央电气滑环。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源为电机或液压马达或气压马达。
作为优选,在所述太阳轮的外围设置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行星轮。
为了简化结构,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工件盘为圆盘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重庆智能装备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重庆智能装备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8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石板的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定位式侧面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