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转输净化器及汽车后排空调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15500.2 | 申请日: | 2018-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0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谢青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北极之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3/00 | 分类号: | B60H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器主体 静电消除器 净化器 安装筒 出风口 空调风 过滤结构 汽车后排 静电 进风口 空调 产品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进风口处 汽车附件 汽车内部 用户体验 风扇 百叶 吹出 排出 吸附 吸入 去除 前排 净化 携带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附件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转输净化器及汽车后排空调。该空气转输净化器的净化器主体包括安装筒、安装于安装筒的出风口处的递风百叶及安装于安装筒的出风口一端的风扇,净化器主体还包括静电消除器和第一过滤结构,静电消除器安装于安装筒的进风口一端,第一过滤结构安装于进风口处。当该空气转输净化器用于转输汽车前排空调吹出的带有静电的空调风时,经净化器主体的进风口吸入净化器主体内部的风必须先经过静电消除器,随后再从净化器主体的出风口排出,静电消除器能够有效的去除空调风所携带的静电,减少空调风所吸附的灰尘的量,从而达到净化汽车内部空气、提升用户体验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附件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转输净化器及汽车后排空调。
背景技术
在炎热的夏季或者寒冷的冬季,汽车需要借助空调制冷或者制热来提高车内环境的舒适程度,汽车的空调有助于帮助乘客迅速降温或者升温,能有效的提高乘车人的汽车使用体验。但对于一般的轿车而言,空调的出风口一般都布置在中控台上,这样的空调设置方式,可能会导致后排乘客无法迅速享受到空调吹出的冷气或者热气,进而无法达到快速降温或是升温的目的;为了提高后吹至后排的空调风的量而把空调出风温度调节的过低或过高时,前排乘客又会感到不适应,而此时,后排乘客可能仍然会感觉较冷或是较热。也就是说,汽车内部空气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冷热分布不均匀的矛盾,因此,配备一个后座空调出风口是比较现实的解决办法,其有助于提高空调制冷或制热的均匀性,使全车乘客都能享受到汽车空调的环境改善效果。
众所周知,风扇具有转输气流的作用,及某一区域的气流能够通过风扇被传递至另一区域,因此,在汽车后排安装用于转输气流的风扇能够及时的将汽车前排的冷风或者热风转接传递至汽车后排,加快车内气流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车内温度的均匀性。但是,由于经空调吹出的风带有一定的静电,而传统的风扇往往不具备去除静电的功能,因此,静电吸附车内灰尘,会使得汽车内部空气质量下降;另外,空气携带灰尘流经风扇也会使大量的灰尘粘在后排风扇的扇叶上,影响风扇的正常使用,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转输净化器及汽车后排空调,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在汽车内的后排风扇不具有除静电性能容易吸附灰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转输净化器,包括净化器主体,净化器主体包括安装筒、递风百叶、风扇、静电消除器和第一过滤结构,安装筒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递风百叶安装于安装筒的出风口处,风扇安装于安装筒的出风口一端并朝向递风百叶设置,静电消除器安装于安装筒的进风口的一端,第一过滤结构安装于进风口处。
进一步地,第一过滤结构为过滤孔板,过滤孔板与安装筒一体成型或者过滤孔板与安装筒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净化器主体还包括安装于安装筒内的第二过滤结构,且第二过滤结构设置于静电消除器与风扇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过滤结构为过滤棉层,过滤棉层与安装筒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安装筒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风扇安装于第一筒体内,第二过滤结构和静电消除器均安装于第二筒体内,且第二筒体对应于第二过滤结构和静电消除器的位置还开设有用于将第二过滤结构和静电消除器取出或放入第二筒体内的更换窗口,更换窗口上盖设有窗口盖板。
进一步地,空气转输净化器还包括用于安装固定净化器主体的安装支座,净化器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安装支座包括用于固定第一主体的主支座和收容于主支座内并能够被抽拉取出用于固定第二主体的附支座。
进一步地,主支座为柱体结构,柱体结构的上底面朝柱体结构的内部凹陷形成用于安装第一主体的主安装位,柱体结构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收容附支座的收容腔;附支座的形状结构与主支座的形状结构相同,附支座与主支座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用于将附支座滑动收入或滑动抽离收容腔的滑动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北极之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北极之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5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香薰环、环状香薰及点烟器
 - 下一篇:一种后侧门窗框加强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