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中泵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3991.7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4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忠;李明德;林坤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源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7/03 | 分类号: | F04B17/03;F04B5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张迪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体 套管 支撑机构 电机 安装结构 支撑梁 种管 安装支撑机构 本实用新型 出水口 轴向 轴向连接 安装面 变形量 进水口 内侧壁 减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中泵的安装结构,包括:泵体、电机、套管、安装支撑机构;所述泵体和电机沿着轴向连接,所述套管沿着轴向套设在泵体和电机外;所述套管靠近电机的一端为进水口,靠近泵体的一端为出水口;所述安装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和电机沿着轴向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连接于支撑梁的中部和套管的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连接于套管的出水口与安装面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中泵的安装结构,可以减小泵体因自重等原因造成的泵体变形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体,尤其涉及管中泵。
背景技术
目前的管中泵在长度方向上只有两个支撑点,一个在电机的尾部一个在水泵的泵体上。这种支撑方式对长度比较小的电机或者电泵是可行的。但是对于长度比较大的电机或者电泵来说,由于电泵自重等原因,会造成电泵变形,变形后的电泵运动受限、振动加大、磨损加快,设备使用寿命大大变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中泵的安装结构,可以减小泵体因自重等原因造成的泵体变形量。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中泵的安装结构,包括:泵体、电机、套管、安装支撑机构;
所述泵体和电机沿着轴向连接,所述套管沿着轴向套设在泵体和电机外;所述套管靠近电机的一端为进水口,靠近泵体的一端为出水口;
所述安装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和电机沿着轴向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连接于支撑梁的中部和套管的内侧壁之间;
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连接于套管的出水口与安装端面之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为支撑滚轮;其与所述套管的内侧壁之间为滚动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和泵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滤网。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内还设置有连接至所述电机的电缆线。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缆线从所述套管的出水口引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中泵的安装结构,在电机的头部增加一个支撑结构,加上原有的在电机尾部的支撑结构和在泵体出水口处的支撑结构,形成三个支撑结构。对于长度比较长的电机或者泵体,可以减小因电泵自重等原因造成的电泵变形量,明显减小泵体振动、磨损,提高泵体使用寿命。使得电机的安装角度可调节的范围大大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管中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一种管中泵的安装结构,包括:泵体1、电机2、套管3、安装支撑机构4;
所述泵体1和电机2沿着轴向连接,所述套管3沿着轴向套设在泵体1和电机2外;所述套管3靠近泵体1的一端为出水口,靠近电机的一端为出水口;
所述安装支撑机构4包括第一支撑机构41、第二支撑机构和支撑梁42;所述支撑梁42的两端分别和电机2沿着轴向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机构41连接于支撑梁42的中部和套管3的内侧壁之间;本实施例中,支撑梁42的两端与电机2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连接于套管3的出水口与安装端面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源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源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39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轨道驱动活塞式双缸混凝土泵结构
- 下一篇:一种喷泉泵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