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2940.2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4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冉绍平;邢伟一;贠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安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 | 分类号: | F16C1/10;F16C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环 芯线 复位弹簧 柔性软管 软轴 制动踏板 第二管 本实用新型 一端连接 复位弹簧套 输出端连接 芯线外表面 刹车电机 固定件 管接头 头端 贯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轴结构,所述软轴本体包括芯线以及套设于所述芯线外表面的柔性软管,所述柔性软管一端设有与第一固定环连接的第二管接头,所述柔性软管另一端设有与一固定件连接的第一管接头,所述芯线一端连接有与制动踏板连接的调节头,所述调节头包括第一固定环,所述芯线设有调节头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环,第二管接头与所述第一固定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芯线外表面,且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接头远离柔性软管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远离调节头的一端连接,所述芯线另一端与刹车电机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软轴结构通过设有复位弹簧,从而使制动踏板上升,保证了制动踏板的迅速回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软轴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刹车系统中包括了采用刹车电机带动制动踏板进行刹车的方式,刹车电机和制动踏板之间通过软轴进行连接,所述软轴一端通过调节头与制动踏板上的卡件连接,所述软轴另一端连接有刹车电机输出端,现有的软轴结构复杂,并且在其带动制动踏板传动的执行动作中不能很好地使制动踏板回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轴结构,包括:
软轴本体,所述软轴本体包括芯线以及套设于所述芯线外表面的柔性软管,所述芯线一端连接有调节头,所述芯线另一端连接有套环,所述柔性软管一端连接有第一管接头,所述第一管接头一端与所述柔性软管一端连接,所述芯线设有套环端贯穿且可抽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管接头另一端,所述柔性软管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二管接头一端与所述柔性软管另一端连接,所述芯线设有调节头端贯穿且可抽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管接头另一端;
调节头,包括第一固定环,所述芯线设有调节头端贯穿且可抽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管接头与所述第一固定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芯线外表面,且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接头远离柔性软管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远离调节头的一端连接。
为了防止复位弹簧串入到第一固定环开孔内,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固定环内径小于所述复位弹簧直径,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接头之间留有预设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管接头远离柔性软管端设有定位环,所述芯线设有调节头端贯穿所述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接头远离柔性软管端连接,所述定位环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管接头外径,所述定位环内径与所述第二管接头内径相等,所述复位弹簧靠近第二管接头端与所述定位环远离第二管接头端之间留有预设距离,所述复位弹簧外表面套设有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远离调节头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软管另一端与所述定位环远离第二管接头端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接头侧端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侧端与所述第一管接头外侧端连接,所述限位环设于所述第一管接头外侧端中间段位置,所述第一管接头在其远离柔性软管的一端的外侧端设有外螺纹。
为了便于所述伸缩软管一端与所述定位环的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伸缩软管靠近定位环的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固定磁环和对接头,所述芯线设有调节头端贯穿所述连接头,所述固定磁环同心设于所述定位环靠近伸缩软管的一端,所述固定磁环内径与所述定位环内径相等,所述固定磁环外径与所述定位环外径相等,所述对接头包括盖体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盖体设为圆柱型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环嵌设于所述盖体内侧端且其一端贯穿连接于所述盖体底端外侧端,所述第二固定环外径与所述固定磁环内径相等,所述盖体内侧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环外侧端之间设有钢珠,所述钢珠外表面分别与所述盖体内侧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外侧端相切,所述钢珠设有多个且相互连接,多个所述钢珠通过第一弹簧连接于所述盖体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安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安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2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角度自适应拉线固定架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大小的轴承加工设备固定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