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氧压线母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1047.8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8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升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志盈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0 | 分类号: | H01R13/20;H01R13/15;H01R13/629;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母端 血氧 压线 连接腔 压接 本实用新型 电线 溢出口 公头 塑胶 封口 接触部末端 牢固连接 中空设置 弹片部 燕尾状 刺破 卡块 注胶 溢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氧压线母端,包括设于血氧压线母端一端的压接电线部、设于血氧压线母端另一端的接触部及用于连接压接电线部及接触部的连接腔;所述连接腔与压接电线部连接的底部设有溢出口。本实用新型将接触部末端设置为燕尾状卡块,接触部的弹片部与公头连接的前端部分为中空设置,可将血氧压线母端与公头牢固连接,在连接腔底部设置溢出口,注胶时塑胶可从刺破封口溢出,防止塑胶溢到接触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氧压线母端。
背景技术
目前血氧压线母端多数使用直筒原型的探头端子,接触面比较单一,导通性能差,与公头连接时也不稳固,在压接电线部与接触部的连接腔注胶时,塑胶也容易从接触部的通道溢到接触部,影响探头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血氧压线母端,增加母端与公头的连接稳固性,并且解决了塑胶注胶时溢出至接触部影响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氧压线母端,所述血氧压线母端包括设于血氧压线母端一端的压接电线部、设于血氧压线母端另一端的接触部及用于连接压接电线部及接触部的连接腔;所述连接腔与压接电线部连接的底部设有溢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压接电线部包括设于远离接触部一端的第一弹片组及与第一弹片组连接的第二弹片组,所述第一弹片组和第二弹片组之间设有避位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压接电线部呈中空通槽状,所述第一弹片组及第二弹片组沿中空通槽的边缘向远离中空通槽的方向延伸,所述中空通槽上设有若干金属凸条。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凸条远离压接电线部一端设有尖头。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部包括与连接腔连接的圆环部及连接于圆环部另一侧的弹片部。
进一步地,所述圆环部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连接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部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弹片,所述弹片远离与所述圆环部连接的一端设有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卡块向弹片外倾斜,对应弹片上的成组卡块形成燕尾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腔沿垂直平分血氧压线母端底部的中间横截面呈两侧对称设置,连接腔的顶部设有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血氧压线母端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部的弹片部与公头连接的前端部分为中空设置,可更加顺滑地将公头与接触部连接,且卡块呈燕尾状翘起,可与公头卡住,增加稳固性;在连接腔底部设溢出口,塑胶注胶时可从溢出口溢出,不影响血氧压线母端的质量,增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血氧压线母端,包括设于血氧压线母端一端的压接电线部1、设于血氧压线母端另一端的接触部2及用于连接压接电线部1及接触部2的连接腔3;所述连接腔3与压接电线部1连接的底部设有溢出口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志盈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志盈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10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