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板组合式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10278.7 | 申请日: | 2018-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2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涛;刘建磊;黄斌;朱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宜热纵联节能科技溧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D7/16;F28F3/04;F28G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区 换热管道 组合式换热器 冷介质出口 冷介质入口 热烟气入口 烟气出口 换热 热热 种管 板式换热元件 管式换热元件 本实用新型 内部换热 热效率 换热管 换热器 检修口 清灰口 风道 积灰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板组合式换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上设置有清灰口,所述换热管道上设置有冷介质出口、冷介质入口、热烟气入口和热热烟气出口,所述冷介质出口、所述冷介质入口、所述热烟气入口和所述热热烟气出口分别与外壳相连接,所述换热管道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区和第二换热区,所述第一换热区内设置有板式换热元件,所述第二换热区内设置有管式换热元件,所述第一换热区和所述第二换热区上分别设置有检修口。不仅换热效率和性价比较高,而且避免了换热器内部换热通道积灰,堵塞等问题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板组合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种由工业固废、废水污染的事件屡见不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在此背景下,对于工业固废、废水污染的治理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应用和发展,在各类处理技术中,焚烧处理因其可靠性、经济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业固废、废水焚烧处理过程中,为满足节能减排要求,高温烟气热回收是一项重要的处理过程,但因为各种工业固废、废水中经常会含各类杂质,导致焚烧生成的高温烟气经过多级旋风除尘后,依然夹带部分可结渣的颗粒物,经热回收后不可避免的在换热器低温段形成有一定粘性的灰渣,造成灰渣凝聚并粘结在换热元件的表面上,随着系统长时间运行,灰渣不断累积,使换热元件表面污垢热阻不断增加,余热回收效率大幅度衰减,严重可造成换热器堵塞,以至于系统无法运行等危害。
针对以上工况,工业上传统采用的换热器为列管式换热器,换热元件则采用光滑管,此类换热器的优点在于其管壁附着的污垢易清洗,烟气通道不易堵塞,但是其自身传热效率低下、自身消耗钢材量交大、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大大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成本,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
公开号为:CN101672587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高效板式换热器,其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在同等换热量下消耗钢材少且性价比高,能够满足工业上各种气体换热要求,虽然板式换热器具备一定的自清洁能力,但是在面对含尘量大、易结渣烟气等恶劣工况时依然存在板片表面积灰、换热通道堵塞等问题。
综上所述,在易积灰、易结渣烟气的余热回收中,现有的换热设备存在以上缺陷,因此,在该领域中急需一种换热效率高,易清灰并且性价比高的新型换热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板组合式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易积灰、易结渣烟气的余热回收中,现有的换热设备存在以上缺陷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板组合式换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上设置有清灰口,所述换热管道上设置有冷介质出口、冷介质入口、热烟气入口和热热烟气出口,所述冷介质出口、所述冷介质入口、所述热烟气入口和所述热热烟气出口分别与外壳相连接,所述换热管道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区和第二换热区,所述第一换热区内设置有板式换热元件,所述第二换热区内设置有管式换热元件,所述第一换热区和所述第二换热区上分别设置有检修口。
进一步地,所述板式换热元件为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呈波纹形。
进一步地,所述管式换热元件为换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内表面为平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道上设置有声波吹灰器
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板组合式换热器,该装置通过设置板式换热元件、管式换热元件、检修口和清灰口,使得该装置同时具备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两种设备的优点,不仅换热效率和性价比较高,而且避免了换热器内部换热通道积灰,堵塞等问题的产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宜热纵联节能科技溧阳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宜热纵联节能科技溧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02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式热交换器波纹板片组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板式热交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