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拔滑移隔震支座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08255.2 | 申请日: | 201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1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山;张静;张志谦;金靖;王腾;王勇奉;邢国雷;刘伟;车颖辉;刘晓珂;杨鹏飞;陆天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90/12 | 分类号: | B65D90/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刘小鹤 |
| 地址: | 10009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滑体 开口 滑移 本实用新型 隔震支座 上下震动 储能罐 抗拔 锚固 地震能量 地震破坏 减震设备 相对滑移 轴向位移 体内部 倾覆 中空 受限 连通 摩擦 穿过 消耗 外部 | ||
1.一种抗拔滑移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
第一滑体(1)和第二滑体(2),所述第一滑体(1)内部中空,且所述第一滑体(1)的一侧面上设有与内部空间(12)连通的开口(11);
所述第二滑体(2)包括第一平板(21)、第二平板(22)和支柱(23),所述第一平板(21)可在所述第一滑体(1)的内部空间(12)中滑移且所述第一平板(21)的面积大于所述开口(11)的面积;
所述支柱(23)的横截面小于所述开口(11)的面积,所述支柱(23)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口(11)并固定在所述第一平板(21)的一侧面上,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滑体(1)外部且固定在所述第二平板(22)的一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体(1)与所述第一平板(21)接触的面上设置有减摩材料(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还包括基板(4);
所述第一滑体(1)的另一侧面固定在所述基板(4)上,或者,所述第二平板(22)的另一侧面固定在所述基板(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4)上设置有多个垂直于所述基板(4)的预埋筋(5);
所述预埋筋(5)一端位于所述基板(4)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基板(4)的底面。
5.一种抗拔滑移隔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承台(6)和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抗拔滑移隔震支座;
所述承台(6)上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一个抗拔滑移隔震支座中的每个抗拔滑移隔震支座对应的安装槽(7),所述每个抗拔滑移隔震支座分别安装在其对应的安装槽(7)内;
所述每个抗拔滑移隔震支座的顶面与所述承台(6)的顶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垂直连接在所述承台(6)底面的多个桩体(8),所述承台(6)通过所述桩体(8)固定在地基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8)的位置对应所述安装槽(7)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6)包括:自下而上顺次形成的底座(61)、缓冲层(62)和减摩层(63);
所述抗拔滑移隔震支座的顶面与所述减摩层(63)的顶面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7)的内径大于所述抗拔滑移隔震支座的最大外径;
所述安装槽(7)的内壁与所述抗拔滑移隔震支座之间填充有柔性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拔滑移隔震支座包括基板(4),所述基板(4)上设置有多个垂直于所述基板(4)的预埋筋(5),所述安装槽(7)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预埋筋(5)相对的插孔;
所述抗拔滑移隔震支座固定在所述安装槽(7)内时,所述预埋筋(5)位于所述插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82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渗型油罐内衬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抗震机构的新能源汽车用燃料运输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