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套磨外圆用电磁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5357.9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4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魏利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万向联轴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朱栋梁 |
地址: | 2141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轭 转轴 定子线圈绕组 磁力吸盘 磨外圆 永磁体 轴承套 固接 夹具 本实用新型 磁轭固定 电机驱动 工作效率 夹具轴承 开口端面 磨床机架 安装腔 防水板 环形端 可转动 磨削 转动 开口 | ||
轴承套磨外圆用电磁夹具,包括磁轭,磁轭固定安装在磨床机架上,磁轭中设有定子线圈绕组,且磁轭上用于安装定子线圈绕组的安装腔的开口上设有防水板;磁轭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轴,转轴一端由电机驱动转动,转轴另一端与永磁体的一端固接,永磁体的另一端固接有磁力吸盘,磁力吸盘带有U形部,待磨轴承套的开口端面坐于所述U形部的环形端面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与磨削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轴承套磨外圆用电磁夹具。
背景技术
轴承套为万向联轴器中的主要零件之一,轴承套的外圆精度和粗糙度要求高,零件都是经过淬火处理的,轴承套内孔的加工方法一般是靠一个固定的大锥度顶头,将轴承套一端套装在顶头上(内孔),另一端是靠尾座顶住,通过人工校正的方法将轴承套外径校正后进行磨加工。使用这种加工轴承套外圆,一方面生产效率低,因每一个零件都要进行人工校正,另一方面,在磨加工因切削力稍微大一点工件会动,工件跳动则会产生椭圆、外圆磨小等加工缺陷,从而影响到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与磨削质量的轴承套磨外圆用电磁夹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轴承套磨外圆用电磁夹具,包括磁轭,磁轭固定安装在磨床机架上,磁轭中设有定子线圈绕组,且磁轭上用于安装定子线圈绕组的安装腔的开口上设有防水板;磁轭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轴,转轴一端由电机驱动转动,转轴另一端与永磁体的一端固接,永磁体的另一端固接有磁力吸盘,磁力吸盘带有U形部,待磨轴承套的开口端面坐于所述U形部的环形端面上。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磁轭上用于安装永磁体的一端设有开口凹槽,永磁体套装在磁轭的所述开口凹槽内。
所述磁轭的外侧端面上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内可滑动地安装有一个径向限位块,磨床机架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可滑动地安装有另一个径向限位块,两个径向限位块与待磨轴承套的外圆均抵接。
所述两个径向限位块与待磨轴承套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10°~12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夹具的设计,一方面,待磨轴承套靠电磁吸力被吸住,同时使用两个径向限位块径向限位并辅助保持吸持状态,由于待磨轴承套不存在额外的夹紧力,因此,一方面,有效避免了磨削裂纹的产生,确保了磨削质量,另一方面,待磨轴承套的取放特别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为部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双点划线表示为待磨轴承套。
其中:1、磁轭;101、弧形槽;2、定子线圈绕组;3、防水板;4、转轴;5、电机;6、永磁体;7、磁力吸盘;8、待磨轴承套;9、径向限位块;10、支撑架;11、皮带传动结构;12、磨床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万向联轴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万向联轴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53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装夹的新型磨削夹具
- 下一篇:轴承套磨内孔用电磁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