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昆虫捕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4985.5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8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东;范晓东;付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组件 脚座 支架 昆虫捕捉装置 诱捕 收集瓶 瓶口 昆虫 本实用新型 铰接 通口 连通 收缩 张开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捕捉装置,属于昆虫诱捕领域,包括有:支架组件和覆盖在支架组件上的网,支架组件包括四个支架;脚座(4),四个支架的一端均铰接在脚座(4)上以使得四个支架可张开收缩,脚座上设有一个通道(401);收集瓶(3),其用于收集诱捕的昆虫,收集瓶上设有一个瓶口(301),瓶口和通口(401)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收集领域。
背景技术
马氏网是一种常用的诱集昆虫的装置,现有的马氏网通常是一个正方体的结构,在一些领域采用三角棱锥形结构,现有的主要是通过细绳固定。安装和拆卸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昆虫捕捉装置,,包括有:
支架组件和覆盖在支架组件上的网,所述的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形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被网覆盖,三角形结构前后各形成诱捕通道,诱捕通道设有延伸到三角形最顶端的脊线,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分别位于脊线上,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的一端位于三角形结构的最顶端,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延伸到地面,以在前后方向上固定住捕捉装置并固定住诱捕通道,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长度相同,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长度相同并大于第一支架的长度;
脚座,上述所述的四个支架的一端均铰接在脚座上以使得四个支架可张开收缩,脚座上设有一个通道;
收集瓶,其用于收集诱捕的昆虫,收集瓶上设有一个瓶口,瓶口和通口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的通道部分覆盖有一个诱导昆虫的诱导布,所述的诱导布可以根据欲捕捉昆虫的种类来设计不同的颜色,如黄色、红色、白色等。
作为改进,所述的四个支架的末端设有插入土壤内的尖刺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一个整体,方便拆卸,并且捕捉昆虫效果好,昆虫通过脚座的通道收集瓶,收集效果好,安装和拆卸收集瓶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昆虫诱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组件和收集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收集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脚座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01-第一支架,102-第二支架,103-第三支架,104-第四支架,2-诱导布,3-收集瓶,301-瓶口,4-脚座,401-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昆虫捕捉装置,包括有:
支架组件和覆盖在支架组件上的网,所述的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101)、第二支架102、第三支架103,第四支架104,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形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被网覆盖,三角形结构前后各形成诱捕通道,诱捕通道设有延伸到三角形最顶端的脊线,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分别位于脊线上,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的一端位于三角形结构的最顶端,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延伸到地面,以在前后方向上固定住捕捉装置并固定住诱捕通道,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长度相同,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长度相同并大于第一支架的长度;
脚座4,上述所述的四个支架的一端均铰接在脚座4上以使得四个支架可张开收缩,脚座上设有一个通道401;
收集瓶3,其用于收集诱捕的昆虫,收集瓶上设有一个瓶口301,瓶口和通口401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师范大学,未经重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49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业杀虫箱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物理紫光灯双网隔层灭蚊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