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贯通线生产系统的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04929.1 | 申请日: | 201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3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陆新;陆春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通号线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 地址: | 2152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水箱 冷却装置 生产系统 支撑架 贯通线 滑动 本实用新型 热处理装置 循环出水口 循环进水口 操作空间 长度延伸 工作效率 滑动设置 结构基础 直线排列 握柄 摇动 铁路 延伸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贯通线生产系统的冷却装置,生产系统包括与冷却装置对接的热处理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箱和支撑冷却水箱的支撑架,冷却水箱包括设于支撑架上的且沿直线排列延伸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三箱体,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分别开设有循环进水口,第三箱体开设有循环出水口,第一箱体沿其自身长度延伸方向活动设于支撑架上。该冷却装置通过将冷却水箱设置为三个依次对接的第一箱体、第三箱体和第二箱体,为第一箱体滑动提供结构基础,通过第一箱体的滑动设置,使得工人操作时通过摇动握柄使第一箱体滑动即可避免冷却水箱对工人操作空间的限制,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贯通线生产系统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上的贯通线是指电力贯通线,是用来直接为铁路各车站电气集中设备及区间自闭信号点提供可靠、不间断电源的线路,用于铁路信号、通信及其他铁路综合用电的电力系统线路,一般距离铁路100米以内,它引于公共电网或公共电网以外的发电厂、变电站及输配电线路,它是铁路沿线连通两相邻变、配电所的主要对沿线铁路用电负荷供电的10KV或35KV电力线路;现有技术中贯通线的生产过程中将料带预变形后需要进行退火处理,然后需要对高温下的线缆进行冷却,现有技术中通常是设置有一个长长的水箱,进行水冷却(水箱内的水循环利用),在进行一批次的线缆生产时,工人需要将退火后的线缆导入水箱中,由于水箱的端头与热处理装置连接较近,工人操作时,空间受限,不易操作,如果将水箱的端头与热处理装置设置较远距离,虽便于工人操作,线缆很大一部分不处于水箱里,十分不利于线缆冷却,易导致不良品。此外,水箱水虽然能够循环,但是线缆上存在的杂质、脏物会很快污染冷却水,继续使用则导致线缆表面积尘,影响后续生产,也会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铁路贯通线生产系统的冷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铁路贯通线生产系统的冷却装置,生产系统包括与冷却装置对接的热处理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箱和支撑冷却水箱的支撑架,冷却水箱包括设于支撑架上的且沿直线排列延伸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设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的第三箱体,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分别开设有循环进水口,第三箱体开设有循环出水口,第三箱体的循环出水口分别通过循环管道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循环进水口连通,第一箱体沿其自身长度延伸方向活动设于支撑架上。
优选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开设有用于冷却水溢出的溢出口,第三箱体能够接收经溢出口溢出的水,贯通线穿过溢出口设置。
优选地,第三箱体的靠近第一箱体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一箱体配合设置的通口,第一箱体的靠近第二箱体的一端滑动的穿过通口至第三箱体内。即,第一箱体的靠近第二箱体的一端部滑动的套设在第三箱体中,第三箱体与第一箱体部分重合,防止第一箱体向热处理装置一侧滑动时与第三箱体脱离。这样可使得第一箱体无论怎样滑动,其内部的水都能够流至第三箱体中,以便循环需要。
优选地,第三箱体的底部面低于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底部面。
优选地,冷却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箱体沿其自身长度延伸方向滑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于第一箱体底部的下侧面上的齿条、转动的设于支撑架上的与齿条相啮合的主动齿轮、用于人手握持并带动主动齿轮转动的握柄,齿条沿第一箱体的长度延伸方向延伸设置。握持握柄并转动,使主动齿轮转动并,进而齿条带动第一箱体滑动。
优选地,冷却装置还包括固定设于第一箱体的靠近热处理装置的一端部上的清洗箱体。线缆进入第一箱体之前会经过清洗箱体预先清洗,进而使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循环水能够长时间的使用,避免水资源浪费,清洗箱体较小,更换水时不会造成较大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通号线缆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通号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4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通信设备散热机箱
- 下一篇:空气强制对流冷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