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4006.6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9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冯发明;陈守应;金希玉;吕仕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楚天两江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曝气生物滤池 滤罐 二级曝气生物滤池 沉淀区 絮凝区 本实用新型 清水区 支撑管 污水处理技术 过滤预处理 布水装置 底部连接 检修方便 滤料更换 曝气装置 杂物堵塞 滤板 沉淀 清洗 水资源 污水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罐,支撑管,清水区,一级曝气生物滤池,沉淀区,絮凝区,二级曝气生物滤池,所述清水区设置在滤罐的下部,所述一级曝气生物滤池设置于滤罐中部的右侧,所述二级曝气生物滤池设置于滤罐中部的左侧,所述沉淀区设置于滤罐上部,所述絮凝区设置于沉淀区和二级曝气生物滤池之间,所述支撑管一端和滤罐底部连接,另一端和滤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曝气生物滤池有效对污水进行沉淀、过滤预处理,避免杂物堵塞布水装置和曝气装置;滤料更换方便;絮凝区清洗节省能量和水资源;结构紧凑、设备体积和占地面积小;维护检修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其主要通过在生物滤池中装填滤料,池底装有曝气装置,污水流过滤料层,洁净的无膜滤床长出生物膜,完成挂膜阶段。挂膜完成后污水流经滤床,污染物先经过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进而被滤料表面的微生物氧化分解。
公开号为CN10566878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多级曝气生物滤池及其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罐状滤池体、位于滤池体底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滤池体底端中心设有圆柱状初级曝气生物滤池,初级曝气生物滤池将滤池体由上至下分为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和三级曝气生物滤池;初级曝气生物滤池与进水管之间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进水布水装置、第一曝气装置、第一穿孔板和第一碎石承托层,清洗时污水由进水管、第一进水布水装置通过第一穿孔板和第一碎石承托层进入初级曝气生物滤池;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底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曝气装置、第二碎石承托层和第三穿孔板,三级曝气生物滤池底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三曝气装置和第三反冲洗排泥管,第三反冲洗排泥管位于第一碎石承托层中;初级曝气生物滤池与罐状滤池体的直径比为1:2;该复合式多级曝气生物滤池结构紧凑,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
但是,该复合式多级曝气生物滤池未设置预处理装置对污水沉淀过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和其他杂质在进入初级曝气生物滤池时会堵塞第一进水布水装置和第一曝气装置,影响污水处理速度和污水处理效果;未设置滤料更换口,更换滤料不方便;初级曝气生物滤池与罐状滤池体的直径比为1:2,初级曝气生物滤池体积大,反洗时较为浪费能量和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曝气生物滤池。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罐,支撑管,清水区,一级曝气生物滤池,沉淀区,絮凝区,二级曝气生物滤池,所述清水区设置在滤罐的下部,所述一级曝气生物滤池设置于滤罐中部的右侧,所述二级曝气生物滤池设置于滤罐中部的左侧,所述沉淀区设置于滤罐上部,所述絮凝区设置于沉淀区和二级曝气生物滤池之间,所述支撑管一端和滤罐底部连接,另一端和滤板连接;所述絮凝区和沉淀区连通,所述沉淀区和一级曝气生物滤池通过连接管B连通,所述一级曝气生物滤池和二级曝气生物滤池通过连接管A连通,所述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和清水区通过连接管C连通,所述一级曝气生物滤池和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分别设置有滤料更换口。
所述沉淀区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排泥管、集泥板、布水管、穿孔支撑板、沉淀过滤装置和沉淀集水堰。
所述集泥板为漏斗形。
所述沉淀过滤装置由若干倾斜放置的管件组成。
所述布水管为环形,布水管和絮凝区连通。
所述絮凝区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絮凝过滤装置,进水口位于出水口上方,絮凝过滤装置设置于絮凝区的中部。
所述絮凝过滤装置由若干隔板组成,隔板交替设置在集泥板和絮凝区的底板上,隔板之间留有间距。
所述一级曝气生物滤池上设置有人孔A和手孔A,人孔A位于手孔A上方。
所述二级曝气生物滤池上设置有人孔B和手孔B,人孔B位于手孔B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楚天两江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楚天两江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40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药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悬浮型人工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