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3781.X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4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晓勇;汤峰;岳俊;赵力伟;李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15 | 分类号: | G02B1/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膜 真空膜 增透 加硬膜 本实用新型 树脂镜片 外侧表面 绿膜 粘附 眼镜技术领域 可见光线 内侧表面 层结构 反效果 紫外线 膜系 屏蔽 人眼 固化 安全 | ||
1.一种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包括基片(1)和光学膜,通过基片(1)和固定在外表的光学膜构成树脂镜片,所述光学膜包括外侧光学膜(2)和内侧光学膜(3),所述外侧光学膜(2)粘附在基片(1)外侧表面,所述内侧光学膜(3)粘附在基片(1)内侧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光学膜(2)或内侧光学膜(3),均分别包括加硬膜和真空膜,所述外侧光学膜(2)加硬膜固化在基片(1)外侧表面,所述内侧光学膜(3)加硬膜固化在基片(1)内侧表面,所述外侧光学膜(2)真空膜固定在外侧光学膜(2)加硬膜外侧,所述内侧光学膜(3)真空膜固定在内侧光学膜(3)加硬膜外侧,所述真空膜包括依次从内到外八层结构:第一层高折射率膜,第二层低折射率膜,第三层高折射率膜,第四层低折射率膜,第五层高折射率膜,第六层低折射率膜,第七层低折射率膜,第八层为氟化物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膜从内到外第一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8nm,第二层是二氧化硅,厚度为44nm,第三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27nm,第四层是二氧化硅,厚度13nm,第五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102nm,第六层为氧化铟锡,厚度为10nm,第七层为二氧化硅,厚度为62nm,第八层为氟化物,厚度为16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膜从内到外第一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8nm,第二层是二氧化硅,厚度为27nm,第三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27nm,第四层是二氧化硅,厚度11nm,第五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115nm,第六层为氧化铟锡,厚度为10nm,第七层为二氧化硅,厚度为63nm,第八层为氟化物,厚度为16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膜从内到外第一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7nm~9nm,第二层是二氧化硅,厚度为25nm~45nm,第三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25nm~29nm,第四层是二氧化硅,厚度10nm~15nm,第五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100nm~116nm,第六层为氧化铟锡,厚度为9nm~10nm,第七层为二氧化硅,厚度为60nm~65nm,第八层为氟化物,厚度为15nm~17nm。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一种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膜第一层到第八层各层厚度误差分别在±5%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镜片可见光透射大于98.5%,紫外线透射比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378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