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沙洲人工湖湖底水景绿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1439.6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8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军;赵海莲;黄轶;张帆;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24/20;A01G24/12;A01G24/28;A01K63/00;C02F3/3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着 人工湖 水景 密目网 固定桩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护坡 绿化系统 床水平 固定筋 夯实层 混合层 营养土 卵石 下层 上层 地面连接 节能环保 内源污染 生态环境 生态净化 水体水质 依次设置 最大化 上端 伸入 下端 穿过 美化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沙洲人工湖湖底水景绿化系统,其包括混凝土护坡和湖底水景区;混凝土护坡位于人工湖的周边,其一端与地面连接,另一端与人工湖湖底连接;湖底水景区包括植物附着床固定桩和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人工湖底素工夯实层、植物附着床下层密目网、营养土和卵石混合层、植物附着床上层密目网、植物附着床水平固定筋、沉底水生造景植物;植物附着床固定桩的上端与植物附着床水平固定筋连接,植物附着床固定桩的下端依次穿过植物附着床上层密目网、营养土和卵石混合层、植物附着床下层密目网、人工湖底素工夯实层后伸入人工湖底。本实用新型具有美化生态环境、节能环保,实现生态净化能力的最大化,全方位的保证水体水质效果,解决现有人工湖内源污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湖湖底水景绿化构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洲人工湖湖底水景绿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城市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都修建了供人们休闲娱乐的人工湖。人工湖不仅可以美化了环境,还可以调节气温,降低温室效应。
现有的人工湖,其底部结构仅注重防渗水效果,这就导致外来污染物不断的输入与沉积,在湖底形成一层极易释放污染的内源污染层。随着污染的积累,内源污染释放成为湖泊主要污染源,是外源污染汇入量的数倍。湖底内源污染的治理主要采用疏浚工程和底泥污染覆盖等技术。疏浚工程将内源污染层底泥挖除时,有操作难度高、工程量大等缺点。底泥污染覆盖技术使用黏土将污染层覆盖,减少了水体有效容量且工程量大。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沙洲人工湖湖底水景绿化系统,以解决现有人工湖内源污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沙洲人工湖湖底水景绿化系统,该绿化系统具有美化生态环境、节能环保,实现生态净化能力的最大化,全方位的保证水体水质效果,解决现有人工湖内源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沙洲人工湖湖底水景绿化系统,其包括混凝土护坡和湖底水景区;
所述混凝土护坡位于人工湖的周边,其一端与地面连接,另一端与人工湖湖底连接;
所述湖底水景区包括植物附着床固定桩和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人工湖底素工夯实层、根据地形和地势铺设的植物附着床下层密目网、营养土和卵石混合层、根据地形和地势铺设的植物附着床上层密目网、植物附着床水平固定筋、沉底水生造景植物;植物附着床固定桩的上端与植物附着床水平固定筋连接,植物附着床固定桩的下端依次穿过植物附着床上层密目网、营养土和卵石混合层、植物附着床下层密目网、人工湖底素工夯实层后伸入人工湖底。
按上述方案,混凝土护坡分别与植物附着床下层密目网、营养土和卵石混合层、植物附着床上层密目网、植物附着床水平固定筋连接。
按上述方案,人工湖的深度为500-700mm。
按上述方案,人工湖的水位面比地面低100-150mm。
按上述方案,植物附着床固定桩采用梅花形布设,长度为900mm,@3000*3000mm布设一个,材料为竹子。
按上述方案,所述营养土和卵石混合层中营养土是由肥沃的大田土与腐熟厩肥混合配制而成的土,或,是由肥沃的大田土与泥炭混合配制而成的土。营养土具有保湿、透气、保肥等作用,能有效的解决植物种植中所需的营养基质问题。
按上述方案,营养土和卵石混合层的营养土和卵石的质量比为2﹕8。
按上述方案,人工湖内设有藻类及小鱼、螺丝等水生动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14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