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测试天然气井雾化效果的模拟实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00305.2 | 申请日: | 201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6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薛亮;刘献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B05B7/04;B05B1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钱能 |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气罐 气水混合机构 雾化效果 储水罐 雾化 模拟实验装置 天然气井 雾化机构 连通 压力表 石油天然气开采 液体提供单元 本实用新型 测试 观察装置 井筒液体 气水混合 气源提供 输送单元 输送流体 雾化现象 模拟气 水混合 水气 气量 观察 气水 气源 压差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天然气井雾化效果的模拟实验装置,其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包括:气源提供单元,其包括:储气罐,储气罐上设置有压力表;能与储气罐相连通的气源;液体提供单元,其包括能与储气罐连通的储水罐;雾化发生观察装置,其包括用于将气水混合的气水混合机构;与气水混合机构连通的用于将混合后的气水进行雾化的雾化机构;与雾化机构相连通的用于观察雾化后的水气的雾化现象观察机构;控制输送单元,其连接气水混合机构和储气罐、气水混合机构和储水罐,并对储气罐、储水罐向气水混合机构输送流体的流量进行控制。本申请能模拟气水混合条件下不同压差对井筒液体的雾化效果,同时能够模拟不同气量、水量下的雾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天然气井雾化效果的模拟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天然气井的排液能量主要依靠地层压力,天然气在排出的过程中会将地层水举升至地面。但天然气井的真实运行情况如下:天然气井中天然气在举升液体过程中就会增大,其从井底到井口的沿程阻力损失造成流体能量的递减,这样就会有一部分液体在未到达井口时由于举升能量小于液体本身的重力势能导致重新回流井底,不过此时形成的液体尚未形成对地层的压制。随着时间的增加,最终液体形成的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时就会导致地层中的天然气无法流出井底,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就是:随着时间的增加,天然气井的产量逐渐递减,直至零产量。
因此,为解决天然气井因积液造成天然气产量下降的问题,在天然气井中运用了天然气井雾化装置,其主要原理就是在井下适当位置安装该工具从而阻止从井口回流的液体回流井底或使井底液体雾化形成体积较小的水珠,使得天然气更容易携带进而排出井口。然而在下井前需要对天然气井雾化装置进行可行性和各项性能的检测,基于上述目的,亟需一种用于测试天然气井雾化效果的模拟实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天然气井雾化效果的模拟实验装置,其能够模拟气水混合条件下不同压差对井筒液体的雾化效果,同时能够模拟不同气量、水量下的雾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测试天然气井雾化效果的模拟实验装置,包括:
气源提供单元,所述气源提供单元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上设置有压力表;能与所述储气罐相连通的气源;
液体提供单元,所述液体提供单元包括能与所述储气罐相连通的储水罐;
雾化发生观察装置,所述雾化发生观察装置包括用于将气水进行混合的气水混合机构;与所述气水混合机构相连通的用于将混合后的气水进行雾化的雾化机构;与所述雾化机构相连通的用于观察雾化后的水气的雾化现象观察机构,所述雾化现象观察机构的出口连接有泄压阀;
控制输送单元,所述控制输送单元连接所述气水混合机构和所述储气罐、所述气水混合机构和所述储水罐,并对所述储气罐、所述储水罐向所述气水混合机构输送流体的流量进行控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源与所述储气罐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储水罐与所述储气罐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输送单元包括第一控制输送管线和第二控制输送管线,所述第一控制输送管线连接所述储气罐与所述气水混合机构,所述第一控制输送管线上设置有第三阀门和气体流量测量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输送管线上设置有第四阀门和液体流量测量装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体流量测量装置为气体涡街流量计,所述液体流量测量装置为液体涡街流量计。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气罐上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压力表为数字压力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现象观察机构上连接有防震压力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03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隧道周边眼的快速放样模架
- 下一篇:一种采油防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