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呵护背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0276.X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6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宋龙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正工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15 | 分类号: | A41D13/015;A41D13/05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伍见 |
地址: | 215332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带 上带体 气囊 背带 进气口 电子控制装置 传感器组件 收纳 充气设备 固定体 充气 腰带 夹具 本实用新型 全方位保护 腰带外表面 日常着装 膝盖部位 智能 电连接 后端部 前端部 撕裂线 上端 带体 下端 穿戴 连通 美观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呵护背带,包括两条上带体及一条下带体,上带体和下带体组成Y型结构,上带体前端部设置有夹具,上带体和下带体的连接处设置固定体,下带体后端部固定连接腰带,方便整个背带直接穿戴在身上,且不影响日常着装的美观,上部气囊收纳在下带体和固定体内,下部气囊收纳在腰带内,下带体、固定体和腰带外表面均设置有撕裂线,上部气囊的下端和下部气囊的上端通过至少一个进气口连通,充气设备连接进气口,还包括传感器组件和电子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分别与传感器组件和充气设备电连接,充气快速,且充气后形成对头到膝盖部位进行全方位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在人体摔倒的时候保护人体不受伤的智能呵护背带。
背景技术
汽车的气囊技术比较完善,安全气囊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部件组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传递及发送信号;气体发生器根据信号指示产生点火动作,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迅速膨胀。同时气囊设有安全阀,当充气过量或囊内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会自动泄放部分气体,避免将车内人员挤压受伤。
同样的道理,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变弱,身体素质降低,意外跌倒都可能给身体造成损伤后果,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对于年迈且有行动能力的老人,如果在倒地的瞬间感应电动装置能在几毫秒之内确定发生跌倒事故,传感器通过电子控制装置命令打开气囊,充气气囊对工人身体有一定的冲击力缓冲保护,尤其对疏松的骨骼、关节等保护,减少老年人摔倒的影响。
但安全气囊在使用时还要配合安全带使用,否则气囊的起爆还会对驾乘人员造成伤害;汽车安全气囊只是汽车上被动安全保护装置,只有驾乘人员在使用汽车时才可使用,且汽车安全气囊体积都成圆形,结构单一,保护人体部位较小,生产成本高。
现有技术中的人体气囊保护装置还有安全气囊头盔,相对于普通头盔,气囊比头盔的内衬更柔软,能吸收更大的冲击力,但是在使用时,它仅能对使用人员的头部和颈部和头部起到保护作用,对人员的其他部位起不到保护作用,保护面积较小,当使用人员发生摔倒时,人体的其他部位如腰部、腿部、臀部同样会受到伤害;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够解决此问题的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于日常穿戴的保护装置,既不影响日常着装的美观,又能够在人体发生危险时提供全方位气囊保护,提高老人日常活动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呵护背带,包括两条上带体及一条下带体,所述上带体和下带体组成Y型结构,所述上带体前端部设置有夹具,所述上带体和下带体的连接处设置固定体,所述下带体后端部固定连接腰带,方便整个背带直接穿戴在身上,且不影响日常着装的美观,上部气囊收纳在所述下带体和固定体内,下部气囊收纳在所述腰带内,所述下带体、固定体和腰带外表面均设置有撕裂线,所述上部气囊的下端和下部气囊的上端通过至少一个进气口连通,充气设备连接所述进气口,还包括传感器组件和电子控制装置,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传感器组件和所述充气设备电连接,充气快速,且充气后形成对头到膝盖部位进行全方位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气囊包括背部气囊和头部气囊,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背部气囊下端,所述头部气囊由所述背部气囊上端部向两侧延伸形成,形成从背部到颈部和头部的连续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背部气囊折叠收纳在所述下带体内,所述头部气囊卷绕收纳在所述固定体内,方便快速充气,同时收纳简单、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气囊充气后的厚度为40-80mm,所述背部气囊充气后的厚度为80-100mm、长度为500-800mm、宽度为350-550mm,保证对人体有足够的缓冲,确保人体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下部气囊包括腰部气囊和臀部气囊,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腰部气囊上端,所述臀部气囊由所述腰部气囊向下延伸形成,形成从腰部到臀部和腿部的连续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正工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正工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0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