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进料蒸汽环隙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98048.X | 申请日: | 201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2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波;杨会民;刘晓花;王武生;张健;郝婷;靳皎;贺文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J3/50 | 分类号: | C10J3/50;C10B53/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张震国 |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进料 固体粉料 保护装置 蒸汽夹套 进料口 蒸汽环 喷出 蒸汽 高温高压环境 耐高温浇注料 本实用新型 管道出口 末端边缘 使用寿命 一端封闭 蒸汽入口 制造成本 装置结构 出料口 反应炉 开放端 耐火性 挂料 结焦 耐磨 平齐 软化 会合 磨损 环绕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体进料蒸汽环隙保护装置,包括固体进料管道以及套装在固体进料管道外的带有蒸汽入口管道的蒸汽夹套,所述的蒸汽夹套一端封闭,另一开放端与固体进料管道出口平齐。蒸汽在出料口与固体粉料喷出会合,一方面降低了进料末端的温度,防止其与反应炉高温高压环境直接接触,从而提高了固体进料管道的耐火性,延长了进料口的使用寿命,也降低了固体粉料在高温下软化结焦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蒸汽环绕固体粉料一起喷出可以有效防止固体粉料在进料末端边缘形成挂料,同时也可以降低固体粉料对进料末端的磨损程度。此装置结构简单、制造难度低,进料口无需采用耐磨耐高温浇注料,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体进料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固体进料蒸汽环隙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主要以煤炭气化、热解工艺为龙头,提高了煤炭的综合利用率,使煤炭加工产业链进一步延伸,解决了我国能源发展规划提出的煤炭分质利用和深度转化重大课题较为关键的一环,近年来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在原煤开采中占大量资源的粉煤还未得到合理的利用,因而以粉煤为原料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必将成为煤炭未来发展的主流技术。
粉煤进料及输送是干法煤气化及粉煤热解的重要源头技术,原料的稳定供给是保证后续反应工艺平稳的关键因素,粉煤进料均通过气力输送的方式将固体煤粉通过管道输送到反应炉的进料口,进入反应炉反应。对于粉煤进料口而言,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煤粉及输送气的磨损,一方面与反应炉内高温高压环境接触,煤粉易在进料口处形成挂料,从而结焦堵塞进料口,一旦进料口堵塞不但影响反应炉进煤,而且进料口钢板易发生变形、浇注料脱落等故障。目前进料口堵塞、烧坏、磨损泄漏等故障频繁发生,且检修难度大。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在进料口处采用耐磨耐高温浇注料的方法,虽然该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进料口堵塞、烧坏、磨损泄漏的问题,但是制造成本较高,制造难度较大且不能有效的解决进料口挂料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粉煤进料口易发生堵塞、烧坏、磨损等问题的固体进料蒸汽环隙保护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体进料管道以及套装在固体进料管道外的带有蒸汽入口管道的蒸汽夹套,所述的蒸汽夹套一端封闭,另一开放端与固体进料管道出口出口平齐。
所述的固体进料管道与蒸汽夹套形成的环隙通道内安装有将固体进料管道与蒸汽夹套相连的内管定位块。
所述的环隙通道内的内管定位块同一横截面均匀分布三个,内管定位块与蒸汽流向相对的面的顶部夹角α为30-180度。
所述的环隙通道出口处安装有蒸汽分布环板或蒸汽分布板,蒸汽分布环板的开孔样式包括但不仅限于圆形,蒸汽分布板的隔板的样式包括但不仅限于直板。
所述的蒸汽夹套外连接有第一配对法兰及定位垫。
所述的固体进料管道首端连接有第二配对法兰。
所述的蒸汽入口管道末端连接有第三配对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1)蒸汽在进料末端与固体粉料喷出会合,一方面降低了进料末端的温度,防止其与反应炉高温高压环境直接接触,从而提高了固体进料管道的耐火性,延长了进料口的使用寿命,也降低了固体粉料在高温下软化结焦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蒸汽环绕固体粉料一起喷出可以有效防止固体粉料在进料末端边缘形成挂料,同时也可以降低固体粉料对进料末端的磨损程度。2)此装置结构简单、制造难度低,进料口无需采用耐磨耐高温浇注料,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3)通过法兰连接,可使得安装、检修及更换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管定位块9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80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