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单排行星齿轮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6206.8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5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文孝霞;姜路;武维;苏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F16D43/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单排 行星 齿轮 变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手动单排行星齿轮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所述变速器壳体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变速器端盖,所述变速器壳体远离第一变速器端盖一端内部固定设置有输出外壳,所述输出外壳一端内部固定卡接有棘轮,所述输出外壳另一端外部固定套接有深沟球轴承,所述输出外壳外部通过深沟球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二变速器端盖,本发明采用机械传动部件进行换挡,换挡过程中机械摩擦较小,零部件较少,与现有的变速器相比,有更高的传递效率;以及采用行星排机构进行动力的传递,减少了整个传动机构齿轮部件的数目,并且本发明结构较为紧凑,零件较少,减小了轴向尺寸,使得本发明的质量更轻便,制造安装以及检查维护均较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为手动单排行星齿轮变速器。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电动车的发展,变速器也在不断的需求中获得了进步和发展。比较成熟的变速器一般与发动机或电动机相集成,可实现4到5挡的变速,而要实现更高挡数的变换往往需要通过串联变速器的方式来实现。同时,一些小型的机动车、电动车往往希望变速器的结构更为紧凑,从而降低整车质量,提高可利用空间。
但是,传统的变速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
1、传统的串联变速器由于零部件较多,互相之间的传动较为复杂,各个零部件之间产生的机械摩擦叠加之后传动阻力增加,导致传动动作协调性大大降低。
2、传统的串联变速器由于零部件较多,且部件质量以及系统体积均较大,会导致制造安装困难、检查维护不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了一种手动单排行星齿轮变速器。该变速器可实现三个挡位的变换,具有结构紧凑,可靠性好,换挡冲击小,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可应用于小型机动车、小型电动车变速器、重型卡车变速器中的副变速器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手动单排行星齿轮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所述变速器壳体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变速器端盖,所述变速器壳体远离第一变速器端盖一端内部固定设置有输出外壳,所述输出外壳一端内部固定卡接有棘轮,所述输出外壳另一端外部固定套接有深沟球轴承,所述输出外壳外部通过深沟球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二变速器端盖,所述第二变速器端盖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变速器壳体远离第一变速器端盖一端;所述变速器壳体内部位于第一变速器端盖与第二变速器端盖之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远离第一变速器端盖一端外部固定套接有中间轴圆柱直齿轮齿圈,所述中间轴内部插接有太阳轮,所述太阳轮位于中间轴内部一段外部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太阳轮靠近第一变速器端盖一端内部螺纹安装有拉杆,所述太阳轮靠近输出外壳一端外部转动套接有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外部啮合有外齿圈,所述外齿圈外部固定卡接在输出外壳内部,所述行星齿轮上部横向插接有行星架,所述行星架外部转动安装有第二棘爪,所述第二棘爪底部设置有第二棘爪弹片,所述第二棘爪弹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太阳轮外部;所述太阳轮外部位于行星齿轮远离第二棘爪弹片一侧固定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一侧面固定焊接有棘爪销,所述棘爪销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一棘爪;所述第一变速器端盖位于中间轴底部内壁固定焊接有输入轴悬臂外壳,所述输入轴悬臂外壳内壁固定卡接有滚针轴承,所述输入轴悬臂外壳内部中心通过滚针轴承转动安装有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位于输入轴悬臂外壳内部一端外部固定套接有悬臂外壳盖,所述悬臂外壳盖外部通过滚针轴承与输入轴悬臂外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悬臂外壳盖位于输入轴悬臂外壳外部一端外表面固定焊接有输入轴圆柱直齿轮齿圈,所述输入轴圆柱直齿轮齿圈与中间轴圆柱直齿轮齿圈啮合;所述棘轮与中间轴之间活动卡接有弹片支座,所述弹片支座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一棘爪弹片,所述第一棘爪弹片与第一棘爪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变速器端盖与变速器壳体之间均匀填充有油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变速器端盖与输出外壳之间固定卡接安装有唇形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一端设置在第一变速器端盖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棘爪弹片与第二棘爪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62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