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蓝牙与GSM模块的高速公路电子卡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95634.9 | 申请日: | 2018-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3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骥东;王艳红;杜佳;刘其;王玲玥;杨海东;李晓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西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50000 西***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蓝牙 电子卡 输入输出端 高速公路 微处理器单元 本实用新型 感应芯片 存储单元装置 定位单元装置 高速公路安全 行车安全性 电源单元 高度公路 交管部门 距离感应 蓝牙信号 射频单元 实时感应 通信接口 通讯接口 行车安全 监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与GSM模块的高速公路电子卡,包括感应芯片、射频单元装置、存储单元装置、定位单元装置、通讯接口和电源单元装置,感应芯片设置有微处理器单元装置和蓝牙/GSM单元装置,微处理器单元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与蓝牙/GSM单元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蓝牙/GSM单元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通信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现有高速公路电子卡的功能,利用蓝牙信号实现两车之间的距离实时感应,增强了高度公路行车安全性,直接基于电子卡进行距离感应,降低了交管部门监控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成本,减少了高速公路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公路电子卡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蓝牙与GSM模块的高速公路电子卡。
背景技术
我国自1988年开通首条高速公路以来,高速公路收费技术飞速发展。其中,高速公路出入计费卡解决了车辆行驶里程的计费问题。
但是,随着高速公路运营里程的发展,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越来越多,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行驶车辆之间的行车安全距离难以监测和预警,不能满足在交通管制,驾驶工况中的需要,而基于北斗\GPS等定位系统的行车监控系统,存在部署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蓝牙与GSM模块的高速公路电子卡,在现有的高速公路电子卡中设置了感应芯片,并设置有用于行车距离检测、预警和数据传输的蓝牙/GSM模块,增加了现有高速公路电子卡的功能,通过蓝牙/GSM模块,利用蓝牙信号实现两车之间的距离实时感应,通过GSM模块完成两车之间的距离信息数据的传输,增强了高度公路行车安全性,直接基于电子卡进行距离感应,降低了交管部门监控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成本,减少了高度公路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蓝牙与GSM模块的高速公路电子卡,包括感应芯片、射频单元装置、存储单元装置、定位单元装置、通讯接口和电源单元装置,所述感应芯片设置有微处理器单元装置和蓝牙/GSM单元装置,所述微处理器单元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与蓝牙/GSM单元装置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蓝牙/GSM单元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通信接口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单元装置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射频单元装置的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单元装置的第三输入输出端与定位单元装置的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单元装置的第四输入输出端与存储单元装置的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单元装置与微处理器单元装置的电源接口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扩展接口单元装置,所述扩展接口单元装置与微处理器单元装置的第五输入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单元装置包括GPS定位单元模块,所述GPS单元模块与微处理器单元装置的第六输入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单元装置包括北斗定位单元模块,所述北斗定位单元模块与微处理器单元装置的第七输入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单元装置包括北斗/GPS双模定位单元模块,所述北斗/GPS双模定位单元模块与微处理器单元装置的第八输入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显示单元装置,所述显示单元装置与微处理器单元装置的第九输入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感应芯片、射频单元装置、存储单元装置、定位单元装置、通讯接口和电源单元装置等,在现有的高速公路电子卡中设置了感应芯片,并设置有用于行车距离检测、预警和数据传输的蓝牙/GSM模块,增加了现有高速公路电子卡的功能,通过蓝牙/GSM模块,利用蓝牙信号实现两车之间的距离实时感应,通过GSM模块完成两车之间的距离信息数据的传输,增强了高度公路行车安全性,直接基于电子卡进行距离感应,降低了交管部门监控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成本,减少了高度公路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西藏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西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56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FID天线层板及智能售货装置
- 下一篇:光电数签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