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型铝合金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4882.1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0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何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伟业铝厂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地址: | 5282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带 模芯 本实用新型 成型模具 分流孔 上模 下模 成型 成型稳定 同一部位 内表面 沉桥 铝材 挤压 侧面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型铝合金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有4个分流孔,相邻的分流孔之间设有沉桥;所述下模设有模芯和型腔,所述模芯和型腔配合,用于U型铝合金的成型;所述模芯的侧面设有第一工作带,所述型腔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工作带,所述第一工作带比第二工作带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芯和型腔的对应位置设置不同长度的工作带,以控制挤压形成的铝材同一部位两侧的应力,避免成型后U型铝合金的形状由于内应力的作用发生变化,成型稳定,尺寸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U型铝合金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现代材料加工中,铝合金挤压成型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它通过挤压机将加热到一定温度的铝棒压入模具中,从而形成不同的形状。挤压成型面临的最大难点是保证铝材各部位保持基本一致的挤出速度。在此条件下,铝材挤压成型后才能保证内应力均匀,稳定型材的尺寸和形状。现有的模具一般通过工作带的长度控制型材的挤出速度,铝材同一部位两侧的成型工作带的长度是相同的。但是,此方法有严格的适用范围,而且调节范围窄。尤其对于结构不对称或者壁厚不均匀的铝材,调节能力有限,制约了铝材挤压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U型铝合金成型模具,可稳定控制U型铝合金各部位的挤出速度,成型稳定,尺寸精度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型铝合金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有4个分流孔,相邻的分流孔之间设有沉桥;所述下模设有模芯和型腔,所述模芯和型腔配合,用于U型铝合金的成型;所述模芯的侧面设有第一工作带,所述型腔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工作带,所述第一工作带比第二工作带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工作带用于U型铝合金两个平行部的相对表面的成型,所述第二工作带用于其余两侧表面的成型。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工作带部第二工作带长3倍。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沉桥设有尖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型腔上方设有焊合室。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焊合室包括端口熔体补充室和拐角部位补充室。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芯和型腔的对应位置设置不同长度的工作带,以控制挤压形成的铝材同一部位两侧的应力,避免成型后U型铝合金的形状由于内应力的作用发生变化,成型稳定,尺寸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U型铝合金成型模具的上模和下模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U型铝合金成型模具的上模和下模的配合状态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U型铝合金成型模具的焊合室和型腔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U型铝合金成型模具的沉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型铝合金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设有4个分流孔3,相邻的分流孔3之间设有沉桥4;沉桥即分流孔的某个边沿比其它边沿低。所述下模2设有模芯5和型腔6,所述模芯5和型腔6配合,用于U型铝合金的成型;所述模芯5的侧面设有第一工作带51,所述型腔6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工作带61,所述第一工作带51比第二工作带61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伟业铝厂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伟业铝厂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48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框型铝合金的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带阻碍角的铝合金热挤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