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电系统、容量共享系统、服务器及采执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4342.3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9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戴晨松;刘隽;吴广涛;陈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郭文浩;吴晓芬 |
地址: | 中国香港中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设施 服务器 终端 本实用新型 容量共享 充电 配电系统 用电数据 接收服务器 电能共享 电气设施 电网功率 电网容量 可用功率 配电设备 无线网络 应用场景 组网方式 电技术 灵活的 测量 采集 指令 分配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换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系统、容量共享系统、服务器及采执终端,目的在于解决如何在现有电网容量和电气设施的基础上增加较多的充电设施,并实现对电网功率的优化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容量共享系统包括服务器、采测终端和采执终端;采测终端用于对配电设备的用电数据进行采集和测量,并上传到服务器;采执终端用于获取充电设施的充电请求并上传到服务器,接收服务器的指令并下达到对应的充电设施;服务器用于对用电数据进行汇总和计算,为当前发起充电请求的充电设施分配可用功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特定区域中各个充电设施的电能共享和有序充电。另外,采用无线网络等多种灵活的组网方式,能够充分适应各种应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换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系统、容量共享系统、服务器及采执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如何有效地为能量不足的新能源汽车进行能量补给成为了车主和各大厂商关注的焦点。其中,建造充电设施(如建设能够为电动汽车电池提供充电电源的充电桩)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流方案之一。以电动汽车的充电桩为例,由于充电桩占地面积小、成本低、使用方便等因素被广泛安装于停车场、居民小区、大型商场以及服务区等充电需求相对集中的场所。用户在使用充电桩时,只需要将充电枪从充电枪插座上拔出并插到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接口即可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在充电结束后只需将充电枪再次插回充电枪插座中即可。然而,随着电动汽车的保有量不断攀升,一些与充电设施相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随着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大幅增加,对充电设施的需求也大幅增长,用户更希望小区内或停车场内有足够的充电设施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但通常电网的规划、建设和升级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电动汽车作为新兴事物,其充电设施的建设往往不在现有电网的规划中。如果要集中式大面积地建设充电设施,很难找到能够提供相应供电容量的场所。即使充电设施投入使用了,也会受到电网额定功率的限制。这种问题在现有停车场和老旧小区的充电桩增设项目中尤为突出:现有停车场或老旧小区的用电容量通常都是规划好的,一般情况下不可增容,如果不考虑电容量而增设了大量充电设施,则很可能会由于多个充电设施的同时使用而对电网造成冲击,导致大面积断电事故的发生,不仅影响用户的日常生活和正常出行,而且断电事故频发也不利于电动汽车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系统、容量共享系统、服务器及采执终端,有效解决了如何在现有电网容量和电气设施的基础上增加充电设施,实现了对电网功率的优化利用,同时显著地提高了系统响应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容量共享系统,所述容量共享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采测终端、至少一个采执终端、服务器;
每个所述采测终端与所述服务器和配电设备之间通讯连接,配置成采集对应配电设备上的用电数据,并上传到所述服务器;
每个所述采执终端与所述服务器和充电设施之间通讯连接,配置成获取对应充电设施的充电请求并上传到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器的充电指令并下达到对应的充电设施;
所述服务器配置为:接收所述用电数据和所述充电请求,根据所述用电数据生成所述充电指令,并将所述充电指令发送到所述充电请求对应的采执终端;
其中,所述充电指令包含是否允许充电以及在允许充电情况下的可用功率信息。
优选地,所述用电数据包括:所述采测终端所对应的配电设备的实际使用总功率。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包括:用电数据接收模块、充电请求接收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
所述用电数据接收模块与所述采测终端通讯连接,配置成接收各采测终端上传的配电设备的用电数据;
所述充电请求接收模块与所述采执终端通讯连接,配置成接收来自各采执终端的一个或多个充电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43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