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炉炉顶热成像水冷套水循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2788.2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7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锦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24 | 分类号: | C21B7/24;C21B7/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德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9 | 代理人: | 刘磊娜;杨瑞龙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上表面 冷凝套 导流孔 冷凝水 内套管 外套管 引流槽 底板 本实用新型 高炉炉顶 安装片 热成像 水冷套 水循环 卡盖 卡接 最佳冷却效果 安装螺栓 间距相等 局部形成 死水 卡槽 内管 水套 焊接 流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炉炉顶热成像水冷套水循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通过安装片安装有外套管,所述安装片与底板之间通过安装螺栓连接,所述底板上表面位于外套管内部卡接有内套管,所述底板上表面开设有配合内套管使用的内管卡槽,所述底板上表面位于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焊接有冷凝套,所述冷凝套为C形结构,所述底板上表面位于冷凝套内部处开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上方卡接有卡盖。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通过引流槽顶部卡盖上的导流孔将冷凝水注入冷凝套内,且导流孔共设置有多个,多个导流孔两两之间间距相等,让冷凝水按固定方向,从下往上流动,避免冷凝水进入水套后局部形成死水,使该装置达到最佳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炉顶热成像水冷套水循环。
背景技术
热成像是通过非接触探测红外能量(热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进而在显示器上生成热图像和温度值,并可以对温度值进行计算的一种检测设备。
而高炉炉顶热成像水冷套水循环是一种高炉中使用的热成像设备水冷降温装置,然而传统的水冷降温装置大多结构简单,采用水循环时高压水进入套管后套管局部容易形成死水,水冷套达不到最佳冷却效果,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炉炉顶热成像水冷套水循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炉炉顶热成像水冷套水循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通过安装片安装有外套管,所述安装片与底板之间通过安装螺栓连接,所述底板上表面位于外套管内部卡接有内套管,所述底板上表面开设有配合内套管使用的内管卡槽,所述底板上表面位于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焊接有冷凝套,所述冷凝套为C形结构,所述底板上表面位于冷凝套内部处开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上方卡接有卡盖,所述卡盖上表面等距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底板上表面位于冷凝套的开口中心处焊接有进水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水管底部通过导流管与引流槽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板上表面开设有配合安装螺栓的螺栓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板上表面开设有配合卡接外套管的外管卡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片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安装片两两之间关于底板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引流槽和卡盖均为C字形结构,且引流槽和卡盖的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该装置共分为四个部分组合而成,分别为底板、内套管、外套管和冷凝套,四个部分之间相互卡接连接,使得该装置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进行维修和清洗,其次,该装置通过引流槽顶部卡盖上的导流孔将冷凝水注入冷凝套内,且导流孔共设置有多个,多个导流孔两两之间间距相等,让冷凝水按固定方向,从下往上流动,避免冷凝水进入水套后局部形成死水,使该装置达到最佳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炉炉顶热成像水冷套水循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炉炉顶热成像水冷套水循环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炉炉顶热成像水冷套水循环的底板俯视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锦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锦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27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炉炉顶热成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炉炉顶热成像插拔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