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气动式盆腔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2660.6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8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曾声雯;郭永利;陈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声雯;郭永利;陈燕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2400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壳体 固定夹 矩形槽 本实用新型 弧形槽 转杆 盆腔治疗仪 固定设置 后表面 检测棒 气动式 底端 滚轮 卡合 连接线 固定牢固 螺栓固定 内部固定 设计结构 提手 柱子 转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气动式盆腔治疗仪,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底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外壳体与滚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检测棒,所述外壳体与检测棒通过连接线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后表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转杆,所述矩形槽与转杆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槽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弧形槽;该实用型设计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实用新型外壳体的后表面设置有固定夹,并且固定夹可以卡合在弧形槽中,在需要将机器固定住并且使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固定夹上的提手和转杆将固定夹从弧形槽中转出,然后将固定夹与固定用的柱子卡合在一起就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固定牢固并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气动式盆腔治疗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动式盆腔治疗仪一般底部都设置有滚轮方便其移动,这也导致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可能会因为患者的轻微动作导致治疗仪的运动,从而影响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进度和效率的问题;现有的气动式盆腔治疗仪结构都比较单一,没有能放置其他辅助医疗器械和悬挂药品的装置,导致了在使用时不够方便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气动式盆腔治疗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气动式盆腔治疗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气动式盆腔治疗仪一般底部都设置有滚轮方便其移动,这也导致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可能会因为患者的轻微动作导致治疗仪的运动,从而影响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进度和效率的问题;现有的气动式盆腔治疗仪结构都比较单一,没有能放置其他辅助医疗器械和悬挂药品的装置,导致了在使用时不够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气动式盆腔治疗仪,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底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外壳体与滚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检测棒,所述外壳体与检测棒通过连接线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后表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转杆,所述矩形槽与转杆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槽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开设在外壳体的表面,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所述转杆与固定夹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夹卡合在弧形槽的内部,所述固定夹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提手,所述固定夹与提手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与外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杆,所述顶板与伸缩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一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卡柱,所述顶板与卡柱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存放板,所述存放板与伸缩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存放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与存放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存放板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存放板的一端,所述存放板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拦网。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夹设置在外壳体后表面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隔断槽。
优选的,所述挂钩共设置有七个,且所述挂钩均匀设置在存放板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存放板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存放板与把手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型设计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实用新型外壳体的后表面设置有固定夹,并且固定夹可以卡合在弧形槽中,在需要将机器固定住并且使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固定夹上的提手和转杆将固定夹从弧形槽中转出,然后将固定夹与固定用的柱子卡合在一起就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固定牢固并使用;本实用新型在顶板的一侧设置有存放板,并且在存放板的一端设置有可以悬挂医疗用具的挂钩,在存放板的内部也设置有拦网,可以将需要使用的医疗器械放入其中,在存放板底端设置的把手也可以方便的将存放板收起和拉出,增加了盆腔治疗仪的使用效率,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声雯;郭永利;陈燕,未经曾声雯;郭永利;陈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26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熨疗车
- 下一篇:一种长效释放负氧离子阻燃抗静电医用隔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