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航天运载器的控制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1225.1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8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伟;张春林;戴政;任彦婷;刘建;康永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15/00 | 分类号: | F42B15/00;F42B1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高元吉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舱 导流件 外端 本实用新型 航天运载器 电器元件 运载器 内端 电缆 侧部设置 高速气流 高速运动 蒙皮结构 内部器件 气流导向 外侧设置 运载能力 支撑结构 蒙皮 环绕 安全 保证 | ||
1.一种航天运载器的控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侧部和连接所述侧部的两个端部的骨架、以及环绕所述侧部设置的蒙皮;
其中所述骨架包括外端框,设置于所述外端框之内的内端框,连接所述外端框和所述内端框的支撑结构;
所述骨架的侧部对应控制舱内电缆或电器元件集中的位置包括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在运载器高速运动时,将气流导向远离控制舱的方向,以保护控制舱内电缆和电器元件的安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运载器的控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远离所述骨架的侧面具有弧形结构或斜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天运载器的控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结构的远离所述骨架的所述侧面包括靠近所述内端框的第一表面、远离内端框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主体部分;其中,在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上,所述侧面到所述骨架的距离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运载器的控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框至少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外端框和第二外端框;所述第一外端框和所述第二外端框通过连接结构固定连接,从而所述第一外端框、所述第二外端框和所述连接结构构成所述骨架的所述侧部;所述内端框连接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所述支撑结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外端框和所述第二外端框的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外端框设有用于与整流罩配合的结构,所述第二外端框设有用于与相邻舱段对接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形状为三角形,且对应该三角形的所述支撑结构的三个顶点位置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端框、所述第二外端框和所述内端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数量为3-7,且沿围绕控制舱轴线方向的顺时针或逆时针均匀的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直角三角形,且所述支撑结构中至少一个的直角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端框和所述第二外端框,另一个直角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端框和所述内端框,斜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内端框和所述第二外端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斜边与所述第二外端框所在平面的夹角在38-55度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蜂窝板,所述蜂窝板通过连接所述第一外端框和所述内端框的另一个直角边设置的安装结构固定连接至所述支撑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框和所述内端框均为圆形结构,从而所述第一外端框和所述内端框之间包括圆环部分;所述蜂窝板匹配的设置于所述圆环部分,且靠近所述支撑结构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结构;
所述圆环部分包括未设置所述蜂窝板的安装部,所述内端框的内侧和所述安装部用于分别设置卫星载荷。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导流件的材料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12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错位组合光幕电子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炮孔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