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猴笼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90973.8 | 申请日: | 201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2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吕龙宝;张飞燕;胡正飞;赵玲;张玉林;马玉华;王芸;陈佳琦;邬继文;金洁;张晓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1/03 | 分类号: | A01K1/03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罗继元 |
| 地址: | 650223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门框 上端 猴笼 拉绳 笼体 支架 本实用新型 弹簧锁体 金属网 棒体 铰接 绳扣 非人灵长类动物 伸出 诱捕 框架四周 立方体形 竖直设置 一端设置 转动门体 侧中部 穿入 挂接 扣盒 伸入 体内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捕猴笼,旨在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捕猴笼。它包括矩形的笼体,支架,拉绳,以及棒体;所述笼体包括立方体形的框架,设置于框架四周及底部的第一金属网,一侧与框架上端相应侧铰接的门框,以及设置于门框上、与门框构成转动门体的第二金属网;所述框架与门框铰接的一侧称为后侧,与之相对的一侧称为前侧;所述框架上端的前侧设置弹簧锁体,所述门框前侧设置于弹簧锁体配合的扣盒;所述支架竖直设置于框架后侧中部且向上伸出;所述拉绳挂接于支架上端,且拉绳的一端与门框的前侧拴接,另一端设置伸入笼体内的绳扣;所述棒体使用时其一端穿入绳扣,另一端伸出笼体。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类外逃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诱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抓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捕猴笼。
背景技术
非人灵长类动物是人类的近亲,其组织结构、生理机能等方面与人类相似,是人类生殖生理学、生殖健康、生命医学、新药物研究临床前实验的理想动物模型。为了满足国(内)外科研需求,人工饲养条件下非人灵长类动物数量逐渐呈上升趋势,由于饲养设施存在差异性,在笼具破损、动物转移等饲养情况下,难免会有动物出现外逃现象。针对以上现象的发生,目前,还缺乏能够快速捕捉灵长类动物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成本低、操作方便的保捕猴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捕猴笼,包括矩形的笼体,支架,拉绳,以及棒体;所述笼体包括立方体形的框架,设置于框架四周及底部的第一金属网,一侧与框架上端相应侧铰接的门框,以及设置于门框上、与门框构成转动门体的第二金属网;所述框架与门框铰接的一侧称为后侧,与之相对的一侧称为前侧;所述框架上端的前侧设置弹簧锁体,所述门框前侧设置于弹簧锁体配合的扣盒;所述支架竖直设置于框架后侧中部且向上伸出;所述拉绳挂接于支架上端,且拉绳的一端与门框的前侧拴接,另一端设置伸入笼体内的绳扣;所述棒体使用时其一端穿入绳扣,另一端伸出笼体。
优选的是,所述棒体采用木棒或金属棒。
优选的是,所述框架采用角钢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门框采用角钢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支架与框架采用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自行制作和安装使用。
2、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定、质量牢靠、不易损坏的特点。
3、本实用新型材料便宜,制作容易,从而大大减低了成本。
4、本实用新型材料便宜,并结合灵长类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和人的形体特征设计,方便对外逃灵长类动物的抓捕,且不会对动物造成伤害。
5、使用该捕猴笼通过长期的验证,其可有效节约抓捕成本和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09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验室配种预接触专用鼠笼
- 下一篇:一种兽医用幼崽护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