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板角度调节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90957.9 | 申请日: | 201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7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宇;茹毅;杨玺;黄孟阳;朱琳;范云林;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马冬新 | 
| 地址: | 650228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前卫***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伏板 角度 调节器 | ||
1.一种光伏板角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8位增强型51系列的单片机,输出端与单片机的串行I/O口P1连接、且至少配置一组模拟信号输入的模数转换芯片U2,与模数转换芯片U2的输入端连接、且用于检测液压油箱的液位高度的油位变送器U3,连接在单片机的串行I/O口P0.1与旋转电机之间的旋转电机驱动电路,连接在单片机的串行I/O口P2.6与油泵电机之间的油泵电机驱动电路,以及分别与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VCC、模数转换芯片U2、油位变送器U3、旋转电机驱动电路和油泵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供电电路;
所述旋转电机驱动电路包括栅极与单片机的串行I/O口P0.1连接、且漏极接地的场效应管VT3,连接在场效应管VT3的栅极与漏极之间的下拉电阻R7,以及辅助锄头连接在场效应管VT3的源极与供电电路之间、且主触头连接在交流市电与旋转电机之间的接触器KM1;
所述油泵电机驱动电路包括栅极与单片机的串行I/O口P2.6连接、且漏极接地的场效应管VT4,连接在场效应管VT4的栅极与漏极之间的下拉电阻R8,以及辅助锄头连接在场效应管VT4的源极与供电电路之间、且主触头连接在交流市电与油泵电机之间的接触器KM2;
所述单片机的串行I/O口P2.1和串行I/O口P2.0与自复中组合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角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具有两输入端两输出端、且两输入端与交流市电连接的桥式整流器D1,具有电源输入端VIN、接地端GND、使能接地端EPAD、升压电容端BOOT、高偏功率源极PH和反馈电压端VSEN引脚的电源转换芯片U1,一端分别连接在桥式整流器D1的一输出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VIN之间的分压电阻R1、分压电阻R3和充电电容C1,源极与桥式整流器D1的另一输出端连接、漏极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使能接地端EPAD连接的场效应管VT1,一端与场效应管VT1的栅极连接、且另一端与分压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的分压电阻R2,输出端与分压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的二极管D2,一端与二极管D2的输入端连接、且另一端与场效应管VT1的源极连接的分压电阻R4,栅极连接在二极管D2与分压电阻R4之间、源极连接在分压电阻R1与分压电阻R2之间、漏极与场效应管VT1的源极连接的场效应管VT2,连接在电源转换芯片U1的升压电容端BOOT与高偏功率源极PH之间的滤波电容C2,串联后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高偏功率源极PH连接、且另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反馈电压端VSEN连接的滤波电感L1和分压电阻R5,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反馈电压端VSEN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滑动电阻R6,以及一端连接在滤波电感L1与分压电阻R5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稳压电容C3;
所述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VCC、模数转换芯片U2、油位变送器U3、接触器KM1和接触器KM2均连接在滤波电感L1与分压电阻R5之间;
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的使能接地端EPAD与接地端GND连接并接地;所述充电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使能接地端EPAD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09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