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刚度螺旋弹簧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90620.8 | 申请日: | 201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8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凱;王兴平;张谣;徐迎秋;郑燕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11/14 | 分类号: | B60G11/14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驰宇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弹簧 有效圈 节距 本实用新型 变刚度 车轮 工作刚度 极限行程 正常载荷 逐渐增加 工作圈 过渡圈 支撑圈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刚度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有效圈共分为四段,从螺旋弹簧下端起为1圈支撑圈,随后为螺旋弹簧第一段有效圈,第一段有效圈由6圈中径为A1、节距为B1的主工作圈构成;螺旋弹簧第二段有效圈为1圈过渡圈,第二段有效圈的中径由A1均匀变为A2,节距为B1不变;螺旋弹簧第三段有效圈共1圈,第三段有效圈的中径为A2、节距为B1不变;螺旋弹簧第四段有效圈共0.5圈,第四段有效圈的中径为A2、节距为B2,其中,A1大于A2,B1大于B2;本实用新型在正常载荷下螺旋弹簧的刚度不变,而在第一段有效圈压并至车轮上跳极限行程中,逐渐增加刚度,直至螺旋弹簧刚度大于工作刚度一个数量级,起到限制车轮上跳量、保护螺旋弹簧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属于汽车悬架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刚度螺旋弹簧。
背景技术
螺旋弹簧的主要功能是将地面对车轮的作用力传递给车架、副车架;同时通过螺旋弹簧压缩与伸张,缓和不平路面引起的振动和冲击。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140488U的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用悬架螺旋弹簧,所述的螺旋弹簧分为节距不同的两个部分。在车辆半载时,比常规弹簧刚度更低,降低悬架的偏频,提高平顺性,车辆在过弯时,可变刚度弹簧的刚度变大,提高整车侧倾刚度。但是需要指出两点:(1)该结构适用于满载、空载相差较大的车桥上,对于载荷相差很小的位置,例如车辆的前轴,变刚度的意义不大;(2)通过节距调节刚度,会导致螺旋弹簧较高,不利于紧凑布置。
目前大多数变刚度螺旋弹簧的设计情况:
(1)基本通过节距、中径甚至丝径的变化来达到刚度改变,这种变刚度螺旋弹簧主要随载荷增加,刚度同时增加,提高整车平顺性,适合于载荷变化较大的位置,对于空、满载变化不大的前悬架,优势并不明显。
(2)螺旋弹簧的制作工艺复杂,尤其是改变螺旋弹簧丝径,或布置空间需要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刚度螺旋弹簧的新设计思路,考虑前悬架载荷变化很小,布置空间有限等输入条件,设计成在正常载荷下螺旋弹簧的刚度不变,而在主体工作圈压并至车轮上跳极限行程中,逐渐增加刚度,直至螺旋弹簧刚度大于工作刚度,起到限制车轮上跳量、保护螺旋弹簧及其他结构件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刚度螺旋弹簧,其特征在于,该螺旋弹簧有效圈共分为四段,从螺旋弹簧下端起为1圈支撑圈,随后由下至上依次为螺旋弹簧第一段有效圈、螺旋弹簧第二段有效圈、螺旋弹簧第三段有效圈和螺旋弹簧第四段有效圈,螺旋弹簧第一段有效圈由6圈中径为A1、节距为B1的主工作圈构成;螺旋弹簧第二段有效圈为1圈过渡圈,螺旋弹簧第二段有效圈的中径由A1均匀变为A2,节距为B1不变;螺旋弹簧第三段有效圈共1圈,螺旋弹簧第三段有效圈的中径为A2、节距为B1不变;螺旋弹簧第四段有效圈共0.5圈,螺旋弹簧第四段有效圈的中径为A2、节距为B2,其中,A1大于A2,B1大于B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变刚度螺旋弹簧实现功能的原理如下:
(1)螺旋弹簧作用部分共分四段,第一段为主体工作圈,其与第三段中径不同,中间由第二段过渡连接,第四段节距变小,在第一段工作圈压并至车轮上挑极限行程中,逐渐增加刚度,满足悬架系统工作载荷下的刚度需求,同时起到限制上跳、保护工作圈螺旋弹簧的作用;
(2)螺旋弹簧底部支撑圈为1圈,不压并也不磨平,嵌入螺旋弹簧底座,抵消螺旋弹簧装配后弯曲产生的横向力,并且防止螺旋弹簧由于运动而发生转动;
(3)螺旋弹簧顶部支撑圈磨平,与螺旋弹簧套筒衬垫平行接触,避免啃食衬垫。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变刚度螺旋弹簧,设计成在正常载荷下螺旋弹簧的刚度不变,而在第一段有效圈压并至车轮上跳极限行程中,逐渐增加刚度,直至螺旋弹簧刚度大于工作刚度一个数量级,起到限制车轮上跳量、保护螺旋弹簧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06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